宗澤「宗爺爺」:大宋的鐵血老將

作者:柳笛
《清明上河圖》展示了北宋時期首都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景觀,台北故宮博物院典藏。(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141
【字號】    
   標籤: tags: , ,

在南北宋之交的抗金名將中,有位老英雄,他66歲力主抗金勤王,多次在前線大破敵軍,可說是寶刀未老,壯心不已!他就是連敵軍都要尊稱一聲「宗爺爺」的宗澤。

別看宗爺爺在戰場上縱橫無敵,其實,他卻是位科舉入仕的書生。如果不是金兵南下侵宋,或許宗爺爺會一直做個政績斐然的父母官。但在靖康元年(1126年),宋廷面對金兵大舉入侵,將66歲的宗爺爺任命為和議使。他當時就慷慨凜然地說:「我此行不準備生還了。」

有人問他原因,他回答:「敵人如果能夠悔過、退兵固然好,否則我怎麼能向金人屈節、辱沒君命呢!」誰知這句話傳到朝廷,宋欽宗竟然擔心耿直忠烈的宗爺爺影響議和,連忙讓他轉去磁州做官。

到了磁州,宗爺爺發現城中十室九空的凋敝狀況,他像大將軍一樣,立刻做出固守城防的決定。他著手修繕城牆、護城河,招募勇士,趕製軍事器械,令磁州面貌一新。當磁州遭遇幾千金兵來攻時,他披甲上城,指揮若定,利用「神臂弩」大破金兵。這場戰役的規模雖然不大,卻是史上宋軍對金的第一場勝戰。

後來,宗爺爺在康王、也就是未來的宋高宗麾下,任「天下兵馬副元帥」,在河北一帶起兵勤王。他無懼金兵鐵蹄,率孤軍奮戰,在開德取得連勝十三戰大捷的戰績。

宋朝抗金名將宗澤畫像。(公有領域)

南宋剛建立時,宗爺爺銘記國恥,以收復中原、迎回二聖為畢生心願。作為主戰派代表,他在69歲時向高宗上書:「臣願意冒著槍林箭雨,身先士卒,能夠為國捐軀就滿足了!」高宗被宗爺爺捨生忘我的豪言壯志打動,任命他做北宋都城開封的長官。

宗爺爺老當益壯,以開封為抗金前線,用一個月時間整頓防禦。他在城外修築24座「連珠寨」護衛城池,招納北方的勇士甚至流寇共同抗金。史書稱讚:「有宗澤在,強盜都能變成為國效力的士兵。」在這期間,宗爺爺還發現了最著名的抗金元帥岳飛,大讚他是將才,非常重用他。岳元帥也是因為遇到宗爺爺,從此名揚天下。

不久,金國統帥金兀朮率兵渡過黃河,準備攻打開封。宋軍將士非常害怕,想要斷橋自保,宗爺爺卻氣定神閒:「去年冬天,金騎能長驅直入,正是因為我們割斷橋樑,向他們示弱。」於是,他調兵出擊,分散金兵力量;同時告誡宋軍嚴守橋樑,等待大軍。倒是金兵先短了士氣,連夜割斷橋樑逃跑。

第二年,金兵在開封附近駐兵,宗爺爺一邊下棋一邊笑著說:「不用怕,我的部下一定能夠禦敵。」這是為什麼呢?原來,他早就暗中布置好幾千名伏兵,只等待金兵自投羅網。結果不出宗爺爺所料,金兵在宋軍的夾擊之下潰不成軍。

宋高宗趙構畫像。(公有領域)

除了抗金,宗爺爺的另一大心願是高宗還都開封。不到一年的時間,宗爺爺一連呈交24封情真意切的《乞回鑾疏》。高宗卻在奸臣的慫恿下,一心求和偏安,讓他的希望一次次落空。 終於,心力交瘁的宗爺爺病倒在抗金前線。彌留之際,部將們前來探望,宗爺爺不忘北伐事業,勉勵他們繼續奮勇抗敵。

岳飛像,取自清宮殿藏畫本。(公有領域)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宗爺爺喃喃念著唐朝大詩人杜甫的名句,卻沒有半句言及家事。最後,他用盡最後的力氣,高聲呼喊:「過河!過河!過河!」這樣的赤誠與忠義,如何不教人潸然淚下?

宗爺爺去世後,他的兒子宗穎和愛將岳飛一同為他送葬。到了民國時期,他的墓地經過兩次修繕,增添一座石牌坊,上刻楹聯「大宋瀕危撐一柱,英雄垂死尚三呼」,算是對宗爺爺一生最好的詮釋吧!

宗澤宗爺爺,一腔鐵血忠魂,在宋朝危難之際挺身而出,憑一己之力扭轉了宋朝軍力積弱的局面,激勵將士們精忠報國的志向。他的名字,不僅僅是代表一員戰將,更是大宋王朝的精神脊梁。@*#

(參考資料:《宋史》)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廉頗是戰國時期趙國的大將軍,他率軍征戰時,守必固、攻必取,連強大的秦國都懼怕他三分。
  • 宋人歐陽修主修《新唐書》,首作《奸臣傳》,以警示後人。後來歷代修史,沿用此例。一部《宋史》寫盡忠奸善惡、王朝興衰。「天下治亂 在君子小人用捨而已」,這句血淚總結的名言,對於今天的國家治亂仍有警示作用。
  • 談到岳飛,他真的是出了名的所向披靡,他的岳家軍也是臥虎藏龍、高手如雲。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岳飛手下的一員虎將楊再興。傳說他是楊家將的後人,武藝高強,耍起槍法像是蛟龍出海,神鬼莫測。金國元帥金兀朮,都差點敗在他手上!
  • 岳飛的故事家喻戶曉,「馬前張保,馬後王橫」的典故也被人們津津樂道。但在真實的歷史文獻中,岳元帥最倚重的左膀右臂卻另有其人哦!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其中之一的、也是岳飛最喜歡的大將——張憲。
  • 自束髮從軍到收復建康,岳飛征戰八年,身經大小二百餘戰,終成一位統領精銳部隊的青年將領。金兵撤退後,之前潰逃的宋兵淪落為匪寇,繼續在江西、兩湖橫行作亂。岳將軍來不及撣去一身征塵,毅然投入平定賊寇的戰事。
  •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一曲《揚州慢》,唱出外族入侵時古城揚州的蕭條景象。南宋初年,不僅是揚州,江南半壁江山,都在金兵鐵蹄下遭受著戰火浩劫。亂世中成長起來的大將岳飛,在一片哀音中譜出不一樣的聲調。
  • 公元1127年,趙宋的年號從「靖康」改為「建炎」。宋高宗登基稱帝,歷史正式從北宋過渡到南宋。20多歲的新天子,對金人是戰是和仍然是舉棋不定的態度。同樣年輕的岳飛,卻呈上一封言辭懇切、情感激越的奏章。
  • 岳飛早期從軍抗金,雖然職位低微,卻憑藉非凡的武功和才能,得到宋朝老將宗澤的器重。文官出身的宗澤,卻不贊同他的作戰方式:「你的勇敢機智和才能武藝,遠超古代的良將。但是你喜好野戰,不是萬全之計啊。」岳飛的回答,卻有著過人的智慧。
  • 公元1103年,也就是北宋末年,中國最著名的抗金名將岳飛,誕生在相州湯陰縣(今河南安陽)一戶農家。他祖上世代務農,父母過著清苦的日子。但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的家庭,卻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大英雄!
  • 弓箭在古代生活中,既是儒家「六藝」中的必修課,更是戰場上殺傷力極強的兵器。因而,無論文人還是武人,射箭都是一項必須掌握的重要技能,人們也用「百步穿楊」「箭不虛發」等辭藻讚美神乎其技的射箭技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