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爺爺」為帥 金軍難犯

作者:洪熙
趙方是儒士出身,也很懂用兵之道。他鎮守邊關十年,一直以戰為守,使官民兵合為一體。圖為明 《王瓊事蹟圖冊》之經略三關。(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567
【字號】    
   標籤: tags: , ,

趙方,南宋名臣。他本是儒士出身,最後以將帥的身分鎮守邊關十年。金軍屢次侵犯南宋邊關,惟獨他鎮守的京西,金兵履次進攻失敗,不敢再犯。

據說趙方的樣貌頗為古怪。兩隻眼睛,一高一低,一隻眼睛可視天,一隻眼睛可觀地。人們敬畏他的樣貌,平日見到他都不敢仰視。

儒士不忘恩

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趙方通過最後一級朝廷考試,取得進士。此後,他拜訪大詞人辛棄疾。兩人暢談了三天,談得都是用兵之道、治國方略。辛棄疾高興的對夫人說:「最近認識了一個才華出眾的年輕人,只可惜沒有禮物送給他。」

趙方通過最後一級朝廷考試,取得進士後,曾拜訪大詞人辛棄疾。兩人暢談了三天。圖為辛棄疾。(大紀元製圖)

夫人取出十端絲絹交給他,他就將這些絲絹送給趙方,作為遠行的費用。同時還交給他幾封書信。趙方一看,都是向各地長官推薦的書信。

辛棄疾去世那年,趙方到荊湖任職時,辛棄疾的兒子正好隸屬於他的官署。趙方對待辛子很嚴格。辛子有時受不了,回到家向母親哭訴。

三年任滿後,辛子向趙方辭別。趙方請他多留一日,特意為他舉辦了宴席,並請辛子和他的母親一起過來。

趙方對辛母和辛子說:「三年來,並不是我待令郎太刻薄。我先前受到辛公的大恩,所以擔心令郎可能自恃這一點,怠慢公務。現在已為他打點了一番,他可以憑這七封推薦信,到各地各部長官處,申請新的官職。」辛子這才恍然大悟。

祭祀神明解災情 除陋俗興學風

宋金二國議和之際,趙方主管隨州。這年發生旱災和蝗災。趙方親自主持祭祀,祭拜天地四方神明。當天晚上天降大雨,解除了旱災,蝗蟲也都全部溺斃。當年穀物獲得大豐收。

趙方擔任大寧監教授,發現當地有不少陋俗。趙方親自選出資質良好的學生,親自訓導他們。在他的教化下,地方民風改變,學風興起,開始有學子考中進士。

向來收租、刑罰,對縣令是一件棘手的事。趙方對催租、刑罰之事頗有心得,治理青陽縣時,他曾和上司史彌遠談論為治之道說:「催租不要擾民,就會在催租中安撫民心;刑罰沒有差錯,那麼在刑罰中就會有所教化。」

鎮守邊關 金軍難犯

宋金二國達成「嘉定和議」之後,邊關將士逐漸放鬆軍備,唯獨趙方留心兵事,招兵選將,督導練兵,以備不時之需。

蒙古軍興起後,金宣宗完顏珣被蒙古軍威所迫,接連敗退。趙方想到眼下局勢,金朝一定會南遷。他命人在荊門東西方險要地帶修築堡壘,增加兵力防守要衝,以防萬一。

果然不出趙方所料,金國難敵蒙古兵威,決意南侵。金將「完顏賽不」率領號稱十萬大軍,入侵南宋邊境。趙方部署眾將,多次大敗金軍。

南宋屢遭金兵入侵,而趙方鎮守的京西一帶,就像堅固的屏障,將金兵擋在京西境外。圖為南宋分路圖。(Gzhao/Wikimedia Commons)

趙方是儒士出身,也很懂用兵之道。他鎮守邊關十年,一直以戰為守,使官民兵合為一體。南宋屢遭金兵入侵,而趙方鎮守的京西一帶,就像堅固的屏障,將金兵死死的擋在京西境外。有趙方鎮守,金兵不敢入侵,並稱他為「趙爺爺」。@*

事據:
《宋史》卷403
《宋人軼事彙編》卷18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韋皋(公元746年—805年),唐德宗時名臣、名將,治理四川二十一年。韋皋成名前,一個巫婆就看到他身邊有陰間的官吏侍從百多人……
  • 圖爲清 沈宗騫《竹林文會圖》局部。(公有領域)
    樊叔略一生歷經西魏、北周和隋朝三個朝代,在每一朝都受到執政者的器重。他的經歷頗為傳奇。他本是貴族子弟,可是童年就因家中變故而突遭橫禍。他雖無淵博的學問,卻有多方面的才幹,文能治國、武能安邦;懂建築、園藝,還精通農事。
  • 阿術一生南征北戰,四十年間,參加過一百五十多場大小戰役,從來沒有戰敗過。凡是阿術的軍隊生擒的人,全都釋放不再過問。阿術號令嚴肅,賞罰分明,很講信義,頗有古代名將風采。時人稱阿術是兼備「智信仁勇」的將才。
  • 隋朝末年,禮部尚書楊玄感興兵反隋,最後兵敗身亡。楊玄感之亂,拉開隋末各路豪雄割據稱王的大幕。楊玄感還沒有叛亂之前,隋朝術士根據天象變化,就已經預測兵變發生的地點和方位。方士觀天象,精準預測人事的能力,令後人驚歎。
  • 古人認為,感受清晰、如同身臨其境的夢,是上天給人的啟示,如果可以參透夢的涵義,就可以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
  • 李晟身為武將,頗為豪放,不拘小節,治軍嚴格,軍隊極有紀律,與民秋毫無犯,並且治家有方,令後人讚歎。
  • 外驅金虜,內平匪寇,南宋大英雄岳飛以忠義許國,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紹興五年(1135年),岳家軍平定楊么的洞庭湖之戰,可說是岳飛軍事生涯中一部驚人的傑作。
  • 自束髮從軍到收復建康,岳飛征戰八年,身經大小二百餘戰,終成一位統領精銳部隊的青年將領。金兵撤退後,之前潰逃的宋兵淪落為匪寇,繼續在江西、兩湖橫行作亂。岳將軍來不及撣去一身征塵,毅然投入平定賊寇的戰事。
  • 「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一曲《揚州慢》,唱出外族入侵時古城揚州的蕭條景象。南宋初年,不僅是揚州,江南半壁江山,都在金兵鐵蹄下遭受著戰火浩劫。亂世中成長起來的大將岳飛,在一片哀音中譜出不一樣的聲調。
  • 公元1127年,趙宋的年號從「靖康」改為「建炎」。宋高宗登基稱帝,歷史正式從北宋過渡到南宋。20多歲的新天子,對金人是戰是和仍然是舉棋不定的態度。同樣年輕的岳飛,卻呈上一封言辭懇切、情感激越的奏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