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衛生部:謹遵醫囑 謹慎使用抗生素
【大紀元2018年10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陸漫英國報導)「當您因為咳嗽、喉嚨痛、鼻炎或感冒來到診所或醫院急救中心時,最希望得到什麼樣的治療呢?」——38%的受訪者希望醫生使用抗生素來幫自己緩解病症。這是2017年初,Ipsos MORI公司就「對抗生素的態度」主題,對英格蘭的1,691人進行了一次小調查所得到的結果。
10月23日,英國公共衛生部、英國人抗菌藥物應用和耐藥性監測項目組,正式發起了「保持抗生素有效」(Keep Antibiotics Working)活動, 提醒公眾一定要遵照醫囑服藥,因為一旦人體對抗生素產生耐藥性,將帶來很大風險。此次活動也是「2013至2018年英國抗菌藥物耐藥性五年戰略」的一部分。
抗生素的耐藥性
抗生素作為處方藥,是醫生對抗嚴重細菌感染的得力工具,但卻經常被用來治療咳嗽、耳痛、嗓子痛或感冒等本可自行康復的疾病。病人在服用了抗生素後,可能會使體內細菌發生抗藥性變異,這就意味著將來在真正需要時,這種抗生素會對其失效。
如果抗生素不能起效,包括剖腹產等在內的超過三百萬種常規治療, 都將給患者帶來生命危險。如果沒有抗生素,手術感染的風險將增加一倍;另外,癌症和化療都會破壞癌症病人的免疫系統,若無可用的抗生素患者將更加脆弱。
NHS和世界各地的醫療機構都在儘量減少抗生素的使用,因為隨著近年來過度使用抗生素直接導致了「超級細菌」的出現,很多抗生素都對其無效。這最終致使患者殘疾或死亡。目前,抗生素耐藥性的威脅仍在持續上升。尤其是血液系統的感染數量在增加。有報告顯示,在2013年至2017年中,血液系統對抗生素耐藥的細菌感染增加了約35%。
何時使用抗生素?
•若不使用抗生素便不能清除的細菌感染
•會傳染給他人的細菌感染
•若不治療將長時間持續的感染
•將帶來嚴重併發症的感染
•體弱有高風險感染細菌者可根據醫囑預防性使用抗生素
目前已有幾百種不同的抗生素成分,在藥品中常用到的抗生素成分大致可以分為六種:
•青黴素(Penicillins),廣泛用於治療各種感染,包括皮膚感染、胸肺感染和尿路感染;
•頭孢菌素(Cephalosporins),用於治療多種感染,但有些也可用於治療更嚴重的感染,如敗血症和腦膜炎;
•氨基糖苷類(Aminoglycosides),只在醫院用於治療嚴重的疾病,如敗血症,因為它可能導致嚴重的副作用;
•四環素(Tetracyclines),可用於治療多種感染,但通常用於治療中度至重度痤瘡和紅斑狼瘡;
•大環內酯類(Macrolides),特別適用於治療胸肺感染,或作為青黴素過敏患者的替代品,或治療耐青黴素的細菌菌株;
•氟喹諾酮類藥物(Fluoroquinolones),廣譜抗生素,可用於治療各種感染。
抗生素的副作用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抗生素也不例外,可能導致多種副作用。但若遵照醫囑正常使用的話大部分抗生素的副作用並不明顯。比較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產生病變、不適感、浮腫和消化不良,以及腹瀉。有些患者對抗生素過敏,尤其是對青黴素和頭孢菌素類過敏的人很多,會引起嚴重的過敏反應。
若醫生為您開的處方包含抗生素,一般會先詢問您最近或長期在服用什麼藥物。因為抗生素如果與一些藥物,如口服避孕藥或酒精等同時服用會發生不可預測的反應。所以在服用前最好對照藥品說明書確認或與您的GP確認。
孕婦和哺乳期患者不宜使用抗生素,只能遵照醫囑服藥。另外,請儘量避免向親朋好友「借」抗生素來服用,因為一些抗生素並不適用於某些患者的情況,請一定根據醫囑服藥。◇
責任編輯:文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