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大乐透开奖时间

唐末伏虎禪師 準確預言數百年後的南宋狀元

作者:宋寶藍
圖為佚名《父子狀元》。(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245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南宋孝宗乾道年間(1165年─1173年),福州福清縣七年內出了三位狀元,分別是蕭國梁、鄭僑、黃定。在他們誕生前約三百年,也就是唐朝末年,有一位高僧留下了一首讖語,其中預測到,當龍爪花開時,西東方向就會出現狀元。我們來看看當時的記載吧。

福州福清縣大平鄉修仁里有一座山,名叫石竹山,俗稱「蝦蟆山」。此山距離鄉邑十五里。

南宋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年)三月三日半夜,居民鄭周延等人都聽到山上傳來雷震般的巨大聲響,聽起來很像是物體滾動的聲音,巨響持續了很久。

次日一早,附近的鄉民上山一看,原來在山頂東南有一塊約九丈高的巨石,現在已經滑落到半山腰。巨石滑落時擦撞的地方,形成一條四尺寬的山路。所幸山上的花草樹木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壞。

除此之外,鄉民還在縣大橋下邊發現一塊石碑,石碑上寫著:「天寶石移,狀元來期,龍爪花紅,狀元西東。」

縣裡有一個士人李槐說,這石碑上銘刻的是唐朝囊山寺妙應禪師的讖語,因為發大水,石碑消失了一段時間,如今又再度出現。

妙應禪師

李槐所說的妙應禪師,正是囊山的開山祖師,唐末著名高僧,俗名黃文矩,法號涅槃、圓智等。在民間的傳說中,因妙應禪師修行有素,能夠馴服猛虎,並常跨虎而行,所以人們也稱他為「伏虎禪師」。妙應禪師留下了很多預言,後來也都得到印證。

妙應禪師先是居住在南安豐州周井禪林。唐朝廣明、光啟年間,武威軍節度使傅實來到泉州,在鳳山南麓修建府邸。妙應禪師對他說:「我有一塊地,想跟您交換一下。我住您的府邸,會永息干戈;您住我的宅院,後代子孫功名不絕。」傅實知道他是有道高僧,不打誑語,也很樂意跟他交換。

傅實移出府邸後,將宅院施捨為驥安院,並撥出大量錢糧和田租作為佛院僧人的資糧。傅實有八子,後來均成為當朝的文臣武將,滿門盡是公侯將相。

傅姓桃源大宗祠有這麼一副楹聯:「公候將相忠貞奕世留青史,唐宋明清科第聯魁步玉台。」從唐朝一直到清朝,傅家一門顯赫,功名不絕,福祿不盡。而泉州也如妙應所說,果真沒有出現干戈之擾。

五代人《伏虎羅漢》。(公有領域)

天寶石移 狀元來期

鄉邑境內有一座石陂,修建於唐朝天寶年間(742年─756年),所以稱為「天寶陂」,距離石竹山有十里路。

就在飛石移動的當月,天下英才聚集在皇宮大殿參加殿試。永福人蕭國梁大魁天下。永福位於福清西邊,閩人認為蕭國梁應驗了讖語。又過了三年,興化人鄭僑也大魁天下,而興化位於福清的東邊。蕭、鄭二人應驗「狀元西東」這句話。

在宋人的筆記中,「龍爪花紅,狀元西東」,還有一種說法。乾道二年,永邑東鄉石壁溪岩松上生長出龍爪花,當年蕭國梁一舉登科,大魁天下。乾道五年,黃定也榮登榜首,一舉奪魁。龍爪花出現的位置,在東西方各三十五里的地方。乾道八年,鄭僑再次脫穎而出,成為國中狀元。

鄉邑的一名長官作詩,稱讚此事:

翀峰龜嶺與龍嶼,三處家山亦壯哉!
相去未逾一百里,七年三度狀元來。

蕭國梁家在翀(音沖)峰,鄭僑家在龜嶺,黃定家在龍嶼。翀峰、龜嶺和龍嶼三地相距不到一百里,分別陳列在東西方。默默無聞的鄉邑,在七年內出了三位狀元,民間故事因禪師讖語的準確預言,在流傳中更顯得生動多采。@*

默默無聞的鄉邑,在七年內出了三位狀元,民間故事因禪師讖語的準確預言,在流傳中更為生動多彩。圖為明 顧祖訓《明狀元圖考》插圖。(公有領域)

參考資料:
《宋人軼事彙編》卷十八
《夷堅乙志》卷二十
《南安僕射招討使傅公祠堂記》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蓮池大師在家時,即嚴戒殺生;祭祀時則備素筵以饗;並常自我歎息地說:「光陰過隙,人壽幾何?吾年三十而後當超然長往,與世無求!」
  • 出生時人的命運就定好了嗎?唐朝寶曆二年(公元826年)將以裴俅為狀元,早在頭一年就被人預測到了。李翱(公元772-842年)出任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刺史時,結識了一位號稱「先知」的道人,此人所作的預測準確率甚高。…
  • 為什麼預言在歷史上一直被高度的重視,它不是迷信,而是冥冥中的一股主宰的力量,讓人感到謙卑微小,上至帝王將相下到平民百姓。
  • 王傑得中頭名狀元後,一天,乾隆命群臣為金殿擬寫一副對聯,要求上下聯各三個字,橫額五個字,既要頌揚皇帝聖德,又要囊括萬里河山。
  • 宋之問是唐代詩人,他與另一詩人沈佺期齊名,時稱「沈宋」,是唐朝近體律詩的代表人物。
  • 巧的是,公子摔下馬時,正好碰上老和尚靈魂。這番靈肉合一後,世家公子便慢慢地甦醒過來。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 等大夥兒進入內室,只見壁間掛了一幅趙子昂所繪之馬,內有一匹,毛色與丟失的馬兒非常相似,馬尾巴處被香頭的火炷所燒。此時崔生方始悟到,那馬,原來是東鄰家的畫中之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覺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