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彩票开奖网 - App Store

商人賣米與眾不同 守住方寸自有道

作者:宋寶藍
李玨和黃兼濟所做的事,若想效法確實不難。但鮮少有人去做。難在難以放下一時的利益得失。圖為白米。(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982
【字號】    
   標籤: tags: , ,

人們常說:「十商九奸,無商不奸。」為了牟取暴利,有些商人不擇手段,導致假貨泛濫成災,似乎不奸猾鑽營,就很難發達富貴。昔日,童叟無欺、貨真價實的悠悠古風,漸漸地遠離了現代的視野。唐宋時期,有些商人做生意看似尋常,又有些與眾不同,他們沒有費盡心機想著大發橫財,但是結果應有盡有。

唐人賣米 心自有道

據《續仙傳》所述,唐朝李玨祖輩居住在江陽,以販米營生。李玨繼承父業,凡是買米的人,他都把量米的升斗交給他們,由其自行稱量。

時節不同,米價也不同。但是李玨賣米不考慮季節因素,一斗米也只求得兩文薄利,以贍養年邁的父母。幾年以後,李家衣食豐厚無憂。

作為量米器具的斗,合肥李鴻章享堂藏。(貓貓的日記本/Wikimedia Commons)

李父覺得家裡變化太大,很奇怪,於是問兒子他經營的方法。李玨就如實告訴父親。

李父感歎地說:「幹我們這一行的人,都是賣時用小斗,買時用大斗,就是為了多賺些利益。我做生意時,買賣時只用一個斗,自認為沒有偏頗。如今,你把升斗交給買者,任由他們自己稱量,我真的比不上你。我們李家能衣食無憂,難道不是神明相助嗎?」

當時有一位宰相,和這位江陽的李玨重名。宰相出鎮淮南時,李玨為避免名諱,於是改名李寬。宰相抵達淮南後,一天夜裡做了一個夢,夢到進入一座洞府,但見裡面煙花爛慢,翔鸞舞鶴,彩雲伴著祥瑞的霞光,殿亭樓閣彼此相連,綿延不絕。

有人來買糧,李玨就把升和斗交給人家,讓人家自己秤、自己量,一斗糧只賺兩文錢的利。(素素/大紀元)

宰相看到石壁上用金字寫著很多名字,「李玨」二字也列於榜中。宰相見狀高興不已。他自言自語地說:「我生於聖明的王朝,居官顯貴,又升為宰輔,怎能沒有功德惠及天下?如今洞府寫有我的名字,我也是仙人啊!」

他正高興之時,走出一個仙童對他說:「這裡是華陽洞天,這個姓名是您所轄江陽的一個子民,並不是指您。」

宰相醒來後,派屬官尋找同姓同名的人。軍營裡有人知道李寬的本名叫李玨,便向宰相呈報。宰相派車將李玨請到府中,將夢中景象告訴他,問他平生修煉哪些法術,希望他能傳授一些。

李玨說:「我本是一介小民,平生不知修行之事。」為解開宰相的疑惑,只好講述作生意的經歷。宰相再三詢問,確知他不懂法術,惟獨賣米而已。但是作為生意人,能由人自稱自量,不看重利益得失,對此宰相不由地感歎道:「這是常人很難做到的事。你能做到,這些陰功尋常人難以企及。」

李玨身在紅塵,久在商行,然而天性恬淡,寡慾清心,容貌也格外安祥。圖為宋人畫果老仙蹤。(公有領域)

李玨身在紅塵,久在商行,然而天性恬淡,寡慾清心,容貌也格外安祥。鬍鬚長約一尺,皓然飄飄,很是清逸。李玨高壽一百多歲時,無疾而終。民間傳說,他屍解成仙而去。

宋人賣米 濟困解危急

另一則故事則出現在宋朝,故事情節大同小異。據《厚德錄》記載,宋朝張詠任職成都府時,曾經夢到紫府真君。夢中談話間,有官吏來報,說:「已請到西門黃兼濟!」只見黃兼濟穿著道服進來。紫府真君走下台階,用隆重的禮儀接待他,並且讓他坐到張詠的位子之上。

第二天醒來後,張詠就派人去請黃兼濟。等他來到之後,張詠一看果然和夢裡看到的人一樣,於是將夢境告訴他,並且問到:「您平生做過哪些善事,積過哪些陰德?」

黃兼濟說:「我沒有特別擅長的技能。就是每年遇到麥子稻子成熟時,就以三萬錢收購。等到來年百姓艱難之時,我再出售。價格不變,升斗量器也沒有高下之分。對我沒有什麼損失,但對於小戶民家,卻可以救急。」

小麥與穀物
黃兼濟遇到麥子稻子成熟時,就以三萬錢收購。等到來年百姓艱難之時再出售,價格不變。對他沒有什麼損失,但對於小戶民家,卻可以救急。(fotolia)

張詠說:「這正是您應該位在我之上的原因啊!」於是親自對他禮拜。黃兼濟一生富貴、健康和長壽,後代子孫出入仕途,官居顯赫,頗為榮耀。

明朝何孟春在《餘冬錄》中,對此評價道:「現在城裡或鄉下有家產的人,像李玨和黃兼濟一樣去做,效法起來有什麼困難?然而學士大夫家都難以做到。這也是李玨和黃兼濟之所以被神明看重的原因吧。」

參考:
《續仙傳》卷中
《厚德錄》卷二
《餘冬錄》@*#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陰陽界奇遇。安史之亂的死節忠臣李憕的兒子,李源遇到一個陰間男孩轉生,見證前世來生。附篇:以八字實例分析車禍身亡之男命。
  • 歷史是天道的智慧。一切的歷史,都在為當今鋪墊,為今人能夠走出人類的大劫而上演?什麼大劫?人類最後因為滅佛而遭受的天譴末劫,這是5000年演義的核心主題。
  • 玄奘,俗名陳禕,洛陽緱氏(今河南偃師)人,唐代著名的三藏法師,後世俗稱唐僧。為了求法,他於貞觀元年出發去天竺,貞觀十九年回到長安,前後歷時十九年,行程五萬里!
  • 在沒有空調的古代,人們是怎麼度過苦夏呢?白居易《消暑詩》曰:「何以銷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俗話說「心靜自然涼」,除了精神層面的「降溫」外,古人也發明出了許多消暑妙招。
  • 鐵拐李生來骨相非凡,天生抱有五行秀氣,加之心神宣朗,年方弱冠,就已識得天地玄機,於是他立志修道,披星戴月,風餐露宿,一路尋找李家宗姓先祖老子,即太上老君。
  • 人類正在被指引,走向美好的未來。(fotolia)
    中元節有許多道教建醮、佛教盂蘭盆法會超拔孤魂野鬼的民俗活動。有餓鬼說他們罪業深重因而得不到佛道法事救贖。沉淪百年餓鬼道的鬼是怎樣把自己拔救出來的?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 等大夥兒進入內室,只見壁間掛了一幅趙子昂所繪之馬,內有一匹,毛色與丟失的馬兒非常相似,馬尾巴處被香頭的火炷所燒。此時崔生方始悟到,那馬,原來是東鄰家的畫中之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覺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