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40房企銷售額同比大增 市場關注「灰犀牛」
距離北京近30公里的河北燕郊,曾經紅火的房產中介店鋪門可羅雀,「中介一條街」已名存實亡。圖為北京公寓大樓。(LIU JIN/AFP/Getty Images)
【大紀元2017年08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高亦清報導)今年上半年,大陸排名靠前的40家房企累積銷售額超過2.1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大部分來自於三四線城市。市場關注樓市「灰犀牛」現象。
大陸媒體報導,今年上半年,大陸排名靠前的40家房企累積銷售額達21,143.56萬元,同比增54.5%,其中大部分來自於三四線城市。城市群周邊的三四線城市的購房者,則大多來自於北京、上海、深圳等地。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居民負債率已經達到了46.1%,與去年末相比繼續增加,同時房貸增速為31%,是這兩年最快的。
三四線的樓市火爆令市場關注中國樓市的「灰犀牛」現象。有專家分析,在收入沒有明顯增加的情況下,目前這樣的樓市價格還有這麼大的成交量,必然是大幅增加債務所致。
業內人士指出,三四線樓市交易額大增,同時又在不斷修建成本更高的房子。這些城市的房地產如果要崩了,絕不是「黑天鵝」,而是「灰犀牛」,因為風險是實實在在存在的,下跌並不是毫無徵兆。
所謂「灰犀牛」是由美國學者米歇爾·渥克於2013年1月在達沃斯全球論壇上提出的。 他在《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一書中,將「黑天鵝」比喻小概率而影響巨大的事件,而「灰犀牛」則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
中共金融改革研究院院長劉勝軍認為,房地產泡沫是毫無疑問的最大「灰犀牛」:一方面,對於大陸房價的泡沫化已經沒有爭議,但另一方面房價調控卻陷入「空調」的境地,不斷逼空,導致很多人產生「房價永遠不會跌」的錯覺。
天風證券宏觀分析團隊認為, 中國大陸的「灰犀牛」可能開始動起來了。
最近,大陸官媒發表有關金融領域風險的評論文章,在指金融領域風險點多面廣,隱蔽性、突發性、傳染性、危害性強時,特別點出要防「灰犀牛」。
被稱為中南海頭號智囊的中財辦主任劉鶴承認,金融危機並不是人們想像中的小概率事件。金融危機並非無跡可尋,其共同標誌性特徵有:資產價格大幅上升;債務負擔加劇;經濟增長率波動;經常帳戶赤字等。
責任編輯:李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