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3-2018年天象揭秘-中部

逆天而為痛悔遲22:偽史堂皇設迷霧,異常之處真相出

作者:古金
font print 人氣: 136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第二十二章  偽史堂皇設迷霧,異常之處真相出

天人合一,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條核心理念,但是當代都把天人合一理解為「地人合一」,強調如何適應自然環境。真正的天人合一是人與天象的合一。人類的歷史和未來,都和天象緊密對應著,所以天象是還原歷史,展現未來的時空之門。

人間的歷史是在天象的帶動下演進的,真實的歷史和天象是相合的。而偽史,既和天象相背,又是以謊圓謊,百謊難圓。而破案都是從異常的牴牾著手,真相就在那裡展露開來。

(接前文 逆天而為痛悔遲21: 兩代造偽史,逆天罪難釋

1. 太宗次子被毒死,處理極其異常

雍熙二年(985年)太宗長子趙元佐瘋了以後,太宗就開始培養次子趙元僖,不久封元僖為開封府尹、許王,扶上國家副手的寶座,但是還沒立為太子。

堂皇「正史」,匪夷所思

《宋史》記載:淳化三年(992年)十一月,元僖早朝前在大殿外的殿廬中剛坐下,就感覺身體不適,然後直接回府。太宗聽說後趕緊去元僖府中,見兒子得了暴病,叫他的名字,還能回話,但是不一會兒就死了。年僅二十七歲。太宗悲痛不已,輟朝五日,徹夜痛哭到天亮,追封愛子為「太子」,還寫了《思亡子詩》給近臣看。不久,元僖的小妾張氏被告發,說張氏在元僖不知道的情況下,虐待家奴至死,埋葬父母規格超標,太宗大怒,勒死張氏,刨掉了她父母的墳,張氏的親戚都被發配流放,府內的小吏都被打板子、革職。而後株連元僖主管的開封府官員,都被降級或免職。接著剝奪了剛追封元僖的太子稱號,而且葬禮降級,不按王爵規格,改為一品官級薄葬[1]。

太宗這一系列處罰過於嚴厲,讓人匪夷所思。因為太宗的長子虐待家奴更嚴重,一直都被原諒;再有,有錢給父母墳墓修氣派些也不是大事,對張氏的處罰太過嚴厲,不但株連全部親屬,還殃及愛子元僖,正史明明說「元僖不知道張氏的所為」,「無辜」的元僖到底觸怒了太宗的什麼底線?惹得太宗如此一反常態、判若兩人呢?這裡一定有不可告人的祕密,嚴格操縱史料的宋太宗,一定隱去了關鍵的東西。

《默記》直書,真相暴露

南宋初年文史學家王銍在他的《默記》中,對此事做了這樣的補充:元僖的妾張氏陰謀奪取正妻的位置,以重金造了一個轉心壺,裡邊同時盛美酒和毒酒。當天早上,用轉心壺給元僖和王妃各倒酒一杯,給王妃的是毒酒,想毒死王妃。沒想到元僖把酒換著喝了,張氏在屏風後看到頓足大悔。元僖上朝路上還覺得沒事,到殿廬坐下就感覺來病了,被人扶上馬回府,到東華門外墮馬,讓僕人扶在馬上回家,不久就死了。太宗悲傷至極,追封並厚葬,不幾天,查出真相,大冬天把張氏和造轉心壺的人釘在東華門外凌遲碎剮[2]。

為什麼宋太宗要把下毒的真相隱去呢?因為那是他心裡最不願意讓人碰的東西。

《宋史》說元僖做開封府尹5年間,政事沒有過失[1],這是可信的,怎麼被太宗追回剛給的封號?由痛愛到痛恨,而且降級薄葬,等於王爵也不承認了。真相就藏在這些反常的事件之中。

2. 兩樁命案,共性昭然

對比一下元僖之死和太祖暴死,就能發現很多形似之處。

都是喝完酒當時沒事,過後不久暴死的;
都跟宋太宗有直接、間接的關係;
凶手都有足夠的時間躲離行凶現場;
宋太宗都在死因上篡改歷史,大力掩飾。

這樣一對比,大家就能看出門道來了。

3. 更多命案,難逃關聯

還有幾宗命案,凶手也直指宋太宗。

宋太宗趙光義用毒,史不絕書。南唐後主李煜,民間一直流傳是被宋太宗毒死的,在他生前,宋太宗就多次強暴了他的妻子江南美女小周后。毒死李煜後,他就把小周后接進宮中,不久小周后抑鬱而死。

宋太宗牢牢把持著史料的記載,官方正史中不可能記錄這些,但是記錄了吳越王錢俶之死,又與太祖之死相似。錢俶即位後一直向北方稱臣,經歷了北方的後漢、後周、宋三個王朝。974年,趙匡胤伐南唐,錢俶出兵在南方夾擊。976年1月1日攻克金陵,南唐國滅,錢俶應趙匡胤召見,北上面君,而後回國。978年二月,錢俶被宋太宗召往開封。三月下旬到達,五月上表獻國,從此吳越國滅,錢俶一直被留在京城。988年八月,錢俶六十大壽,太宗親自派人賜賞,使者和錢俶飲酒到晚上,當天夜裡,錢俶暴卒[3]。又是一個酒後暴死的命案,又和宋太宗有關。

《宋史》還記載了頗為離奇的楊信之死,是宋太宗親自「慰問」後暴死的。宋太祖的大將楊信得了啞病,多年不能說話,仍居高官,靠一個善解人意的小童傳話。978年五月二十一日,楊信的啞病突然好了,開口說話。宋太宗很奇怪,當天親自帶人去他家裡慰問,楊信哭著說:「我生遇兩朝,受到龍顏恩寵,恩賜深厚……」太宗還勉勵安慰,給賞賜。結果第二天,楊信就死了[1][2]。

4. 毒死元僖見真相,展現因果釋迷茫

個案可以說巧合,這麼多非正常死亡的命案都和趙光義緊密關聯著,而且都有共同特徵:嫌疑人可以從容離開現場,對方次日暴死。後面三個謎案因為史料太少,沒法給出信服的證據,只能停留在懷疑階段,但是太宗次子趙元僖被毒死,是能推出真相的。 

再深入辨析,元僖小妾張氏對用這種毒藥的藥性非常瞭解,堅信能「神不知、鬼不覺」地毒死對手,又不會被人發現真相,把握十足,不惜用丈夫做擋箭牌掩蓋投毒。那麼,她的自信來源於何處?自信雖然可能從經驗中來,但是這種毒藥的「奇效」,最初是誰告訴她的呢?

不少人這樣推理:毒藥的奇效來源於宋太宗,中間途徑是元僖,太宗把這個天大的祕密告訴了最心愛的元僖,沒想到兒子漏給了最心愛的小妾,小妾效法太宗重演歷史,沒想到冥冥之中,元僖抓起了張氏倒給正妻的毒酒!

如此推斷完全吻合了所有疑點,組成了完整的偵探推理的邏輯鏈條。在人之常情上,解釋通了所有的異常舉動和動機,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都順理成章了,真相就是這樣水到渠成,因果分明。

正是元僖走漏了太宗心裡最不能觸碰的隱秘罪惡,太宗才一反常態。對最疼愛的兒子,從極度哀憐,到極恨嚴懲,死了也要加罪,奪爵、降級、薄葬,下狠手報復。

5. 太祖臨終前,誰會在身邊?

《續湘山野錄》、《夔州直筆》,這些官方傳說,都明確指出:太祖篤信道士算的命,篤信那個預言,這在古人來說,太正常了。既然篤信自己的死期將至,刻不容緩,一定要安排後事,那麼,人臨死前,一定是希望最親、最近的人在身邊,這是人之常情。

太祖可能像《續湘山野錄》說的那樣獨自酣睡麼?不可能。《夔州直筆》說的太祖臨終那晚,侍寢者是誰?只能是宋皇后。所以宋皇后最知道真相,這樣,就和我們前後的辨析吻合了。

6. 皇帝立遺囑,愛子竟不顧?

前面辨析過:太祖篤信道士算命的預言,道士說:「今年十月二十日夜,如果天晴,你還能延壽12年,不然,趕緊安排後事。」

《宋史》記載十月二十日前幾天,太祖病了,但是身體並無大礙,還讓張守貞降神問天意,後來還能跟弟弟正常擺宴喝酒。但是,為什麼,在太祖生命的最後時刻,他不叫自己悉心培養的兒子來見上一面?至少18歲的兒子趙德芳就在京城啊!這個太不正常了。

仔細看太祖篤信的道士的預言,能看出:道士讓他十月二十夜日如果天氣不晴,並沒有說他當夜就會死,只是讓他趕緊安排後事。很可能太祖就是按照自己的對預言的理解做的,他自信自己有時間安排後事,還有時間叫兒子,認為來得及。所以,先叫晉王來,很可能是一種試探,因為當時晉王的權勢太大了,朝中遍佈晉王的黨羽,晉王登基之心昭然若揭。太祖當年春天西巡洛陽想遷都,想擺脫晉王的影響,結果反而被晉王擺平了。這次想讓兒子繼位,不能不先看晉王的態度,所以要擺酒密談。

但是他沒有想到,晉王一來,他就沒有時間了。前面我們已經辨析出:宋皇后知道太祖被太宗毒死的真相,而宋皇后叫十八歲的趙德芳速來,應當是最後一搏。德芳從十歲開始,是宋皇后撫養長大的,讓德芳即位,是宋氏的心願,也是在實現太祖讓兒子即位的真實心願——可惜落入了趙光義的羅網,大太監王繼恩忤逆太后懿旨,叫趙光義來搶班奪位,後來王繼恩成了太宗一朝的大紅人,成了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很可能他是太宗團夥的一員。

那麼,太祖臨死不叫兒子來,而兒子就在京城中,這個異常存在兩種可能:
(1)來不及了;
(2)太祖知道真凶的強大,為了保住兒子的活命,不敢叫。

無論哪種情況,都在一步步深入真相:五星聚會,歲星指奎,血案就是宋太宗所為。(未完,待續)

圖22-1:967年4月15日五星連珠天象示意圖。
圖22-1:967年4月15日五星連珠天象示意圖。

註釋:

[1]《宋史‧趙元僖傳》

[2](宋)王銍、王栐撰《默記 燕翼詒謀錄》,中華書局,1981年9月第一版

[3]《宋史‧吳越世家》

[4]《宋史‧王禹偁傳》

[3]《宋史‧楊信傳》

[4]《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十九》

@#

點閱《逆天而為痛悔遲:453-2018年天象揭祕》相關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前面我們結合現代天文學,展現了「五星連珠、盛世血路」天象中「盛世」的意義,這個天象銘刻著宋太祖大興佛法、開創後世盛世的輝煌。其實,古代所有的盛世,都和佛道正法大興有關。
  • 剖開人云亦云的傳說,仔細想想就明白了:佛法無邊,在小說《西遊記》中有著生動的藝術展現,正因為釋迦如來有那麼大的法力,他講的佛經才能度人。而梁武帝蕭衍,沒度過任何人,沒有感化過任何惡人,沒有任何法力,最後被惡人囚禁、悲慘餓死,連能降伏惡人的初果羅漢都沒達到,他寫的表面文章,就有法力、能度人?
  • 所以,如果完全按舊運程的安排走,宋太祖趙匡胤延續前朝滅佛的國策,即使興道法,也不會延壽,會在967年五星連珠的血腥天象下應劫而亡,一統天下將由宋太宗趙光義實現,因為趙光義將撥亂反正、大興佛法,開創天大的功德,上天賜福,換來軍事強國與盛世偉業,那都是水到渠成的安排。歷史再次留下一個滅佛和延續滅佛的教訓,留給後人、警醒今人。
  • 修行的人講究積功德,但是苦修一生,在人間弘揚正法,積攢的功德也沒有趙匡胤的功德大,所以,趙匡胤那一生,不用修,已經超凡入聖了,勝過常人數世的修行。而且當世就給福報,在人間延壽9年。
  • 元代根據宋朝官方史料寫成的《宋史‧太祖紀》,寫宋太祖趙匡胤之死只淡淡地說了12個字:「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無原因,極為異常。幸好北宋初年的僧人文瑩記下了真相的蛛絲馬跡,成了後世的千古之謎——其實真相足具,謎已不迷。
  • 958年正月柴榮南征,攻克楚州(今江蘇淮安)之戰非常艱難。城破之後,南唐軍兵巷戰到最後一息,周軍損失慘重。柴榮大怒,縱兵大掠,屠城燒屋。
  • 對趙光義是否弒兄奪位,自古就分成兩派,至今並無公認的定論,因為史料沒有足夠的證據推翻任何一派——其實,判斷犯罪有多種方法,拘泥於史料考證,恰恰是最不合理的方式。
  • 月全食發生時,月球表面若呈現暗紅色或紅銅色,在西方稱為「血月」(blood moon),西方《聖經·啟示錄》以血月預言末世的一件大事,和人人相關。中華文化中也早有對此現象的觀測,但用字不叫「血月」,多以月赤、赤氣覆月或月如血光來形容,是屬於天文異象中「月變」的一種,在歷朝歷代的天文志中留下很多歷史記載。西方和中土對此天文異象的記載雖然用字不同,但是都指向同類的概念,那是什麼呢?
  • 在西方傳統上,常將「五星連珠」、「七星連珠」視為災厄的前兆,而在中國古代,則多以為祥瑞的吉兆。然而,史家也發現了,歷史上多次五星連珠的發生,確實是出現在重大歷史事件或政權更迭的前夕。你怎樣看這一難得一遇的天文現象呢?是神秘的機遇?還是天命的示現呢?
  • 古今的許多預言都指向2025年是一個大變化的轉折點。預言幫助我們認識未來,增長洞見能力,對避難消災、和幸福結緣來說也是一個參考值。按《皇極經世》2025年的值年卦是澤火〈革〉卦,最主要的特徵就是變革。我們從〈革〉卦結合古今的預言來參看一下2025年可能的變化與平安之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