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寅料入主青瓦台 一次看懂韓大選
【大紀元2017年05月09日訊】根據韓國主流媒體出口民調顯示,共同民主黨候選人文在寅在總統大選中獲得壓倒性勝利,料將入主青瓦台,他未來將面臨國內外諸多挑戰,並可能為區域政治帶來戰略性改變。
以下重點整理自英國「每日電訊報」(DailyTelegraph)、「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一次看懂本次韓國總統大選。
●韓國為何提前大選?
這次選舉原訂於今年12月20日舉行,但前總統朴槿惠去年底因貪腐醜聞遭國會通過彈劾,成為首位被彈劾罷黜的韓國民選總統,依據憲法規定,總統被彈劾60天內舉行選舉,韓國因此提前於5月9日舉行總統大選。
●這次大選為什麼重要?
朴槿惠遭彈劾以來,韓國因政治真空而處境艱困,由非經民選的代理總統黃教安處理與朝鮮、中國及美國的地緣政治危機,加以韓國經濟面臨成長走緩、青年高失業率、對未來充滿悲觀的難題,亟需新領袖帶領國家走出困境。
這次投票對韓國人而言是一次重要機會,對貪污醜聞畫出界線,並督促更加透明化及民主發展。
●文在寅為什麼勝選?
根據韓國總統大選投票截止後隨即公開的出口民調,曾任人權律師的左派候選人文在寅預估拿下41.4%選票,贏得壓倒性勝利。
韓國民眾對政治人物提出的「韓國優先」渴望日益高漲,曾出書表示韓國應學著「向美國說不」的文在寅,獲得最多選民支持。
文在寅是去年首爾反朴槿惠抗議活動的常客,因誓言整頓政府與大企業,競選期間民調領先,他呼籲韓國家族式財團改革企業經營管理,誓言不會再有過去赦免企業罪犯的作法,且將打破政商勾結局面
●韓國當前面臨的主要挑戰為何?
★朝鮮半島情勢 朝鮮挑釁
美國政府暗示將對朝鮮飛彈及核計畫採取軍事選項,使得近來數週朝鮮半島緊張情勢升高。
目前情勢依舊緊張,韓國領袖呼籲各方冷靜。韓國首都首爾位於距朝鮮邊界不遠的易攻擊範圍內,若爆發軍事衝突,將帶來嚴重經濟災難和慘重傷亡。
★中國大陸
前朴槿惠政府決定讓美國在韓國部署薩德反飛彈系統(THAAD),也使韓國與鄰國中國大陸之間的緊張氣氛升高。
中國強烈反對韓國部署薩德,爆發對韓國產品的非正式抵制,以及縮減赴韓觀光人數。
★經濟
以出口為導向的韓國經濟表現疲弱,引發年輕一代對貧富差距擴大的不滿。
一本名為「我恨韓國」的書,甚至成了獲年輕一代青睞的暢銷書。
●這場大選對更廣大區域具何意義?
大選結果將對區域政治帶來戰略性改變,可能降低韓朝間緊張,但韓美關係可能變差。
朴槿惠的保守派政黨過去10年與對朝鮮採取強硬舉措的華府同調,較不傾向以外交手段和北韓交涉。
文在寅視與美國結盟是韓國外交政策的基石,但也有意尋求與朝鮮領袖金正恩對話,可能與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政府對朝鮮的新強硬立場有所衝突。(轉自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