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登基時,大隋天下還未一統。要想結束南北分治近三百年的局面,需要一位卓絕的將帥統領大軍,方能完成統一大業。究竟天意屬意何人?
單說隋文帝的皇后獨孤氏,她是北周諸國大將獨孤信的女兒,自幼崇佛,就連稱呼她的小名也是來自印度的梵語,名叫迦羅,意思是沉香木。她出身於勳貴之家,自幼雅好讀書,識達今古,頗為賢能。
突厥與中國互市,胡商有一篋明珠,價值八百萬。幽州的一個總管叫陰壽,瞞著文帝,私自勸獨孤皇后買下。
獨孤皇后說道:「當今天下初定,國家初創,戎狄屢屢寇邊,守關將士最是勞苦,如果有錢買下這些寶珠,何不如將這八百萬賞賜給邊關的有功之士?我身處深宮,榮華富貴享用不盡,還要這些寶珠幹甚麼?」隋文帝知道此事後,對獨孤皇后甚是欽佩。
凡是獨孤皇后說的話、做的事,都和文帝相稱相合。只是一樣不好,皇后天性妒嫉,而且是奇妒。後宮雖然有很多宮妃綵女,真像花團錦簇,但文帝也只能遠觀,不可近幸。
文帝上朝時,獨孤皇后必是和他同肩並輦而進,一直送到閣門外才停住。文帝在朝堂議政,處理國務,獨孤皇后就在偏殿等著文帝下朝後,再一起並輦回宮。他們二人是飲宴在一處,睡寢在一處,時刻不離。在這大隋的皇宮中,一帝一后,稱為二聖,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文帝敬重獨孤皇后,但有時也覺拘束太甚,身為帝王也難得自在,頗有懼內之嫌。直到獨孤皇后有孕在身,將及分娩要移居後宮,文帝這才有了自己的空間。
一天夜裡,獨孤皇后於朦朧中,聽到腹中傳來一聲巨響,像雷鳴一般。只見一條金龍,忽然從腹中飛出去,初看還覺甚小,須臾便有10多里長,張牙舞爪,盤旋天空,但是這條金龍又忽然墜落下來,連龍尾也竟折斷。獨孤皇后看得真切,猛然驚醒,不禁嚇出一身冷汗,恍然望望四周,方知南柯一夢。
心下正在驚疑,忽覺腹中疼痛,宮人見狀知道皇后臨產,各個手忙腳亂地準備分娩之物。好一陣折騰,獨孤皇后終於誕下一皇子,眾人齊來稱賀。獨孤皇后見是皇子,又有夢龍之兆,心下著實歡喜。
誰知這斷尾的金龍將來卻能將這大隋大好的江山,盡情盡興地玩弄於股掌之中。
獨孤皇后夢龍生子,眾人朝賀之時,忽然宮外又陡起喧嘩,宮裡的大小僕役婢女一時亂了禮數,驚恐地叫著:「起火了,起火了!」
真是好一場大火,把半個天空都映得彤紅。卻又奇哉,只見紅光,不見火焰。宮外傳說四下閭閻村巷,牛馬齊聲哞鳴。自古以來,應承天命的帝王,不管後世如何評說,他們作為監護天下子民的天子,出生時是與尋常百姓有所不同。
隋文帝楊堅出生時也有紫氣充庭,偶有一個尼僧看見異象非常驚訝。因此就對文帝母親說:「此兒相貌稀奇,來歷也奇異,他日必是至尊大貴之命。只是一樣,不可在市俗人家撫養,以免掩沒了他的龍氣,損了他的心志。」於是就將王府中的一間幽靜館舍施給僧尼,由她親自撫養文帝。
一天,文帝母親抱著小楊堅,忽然看到嬰兒的頭上隱隱生出龍角,須臾鱗甲長遍全身。文帝母親大驚,一時失手胎兒墜地。尼僧連忙抱起來說道:「這下糟了,讓我兒受驚了,日後他要晚得天下呀。」
文帝獲悉麟兒誕生,龍心大悅,隨即排駕親到後宮來探。聽說金龍墜地,紅光耀天的景象,心中自然曉得,這自然不是等閒之輩,也不是個令終之器。因此文帝心裡沉默,嘴上只是朦朧稱好。
獨孤皇后催著文帝給皇兒起個名字,文帝說:「御妻夢金龍摩天,小名就叫阿摩。大名嘛,為君必須英明,創業也要英明,但是守成還須要寬廣,大名就叫做楊廣吧。」獨孤皇后欣喜的說:「真是太妙了!」
光陰似箭,捻指而飛,楊廣漸漸長成。三歲時,他在宮中閒耍,文帝抱他在腿上,仔細地看他良久,回首對獨孤皇后說:「此兒眉宇剛峻,笑聲帶著肅殺,將來他是不愁富貴,恐怕是專來破我江山的。」獨孤皇后笑著說:「陛下差矣!哪兒聽說過,破江山者還有富貴的道理?以臣妾看來,此兒到底不過是個藩王罷了。」文帝但笑不語。
楊廣天賦甚高,好讀經史典章。十歲時,就把宮中的天文地理、方藥、技藝、術數等書通通看了一遍。又憑著過目不忘的資質,聖賢之道自是在心銘記。只是一樣不好,性情偏急,攻於心計,偏好算計。
獨孤皇后見他聰敏過人,好詩書,有智略,有識見,心下甚是愛他,每每在文帝面前稱揚不絕。文帝見他已經長成,有意封他出去歷練人情世故,以備將來所用。於是和獨孤皇后商量,為他建府封王,選納王妃。
文帝一道旨令傳達下去,事關天家之事,各司各部辦理起來雷厲風行,不久司禮監選中蕭氏女為王妃,工部則在晉陽擇地建府。各司也已將備辦封王的禮儀服飾器具準備得齊齊整整,妥妥當當。楊廣13歲時被封為晉王。
隋文帝崇尚節儉,推行政令以民為本,北方逐漸安定下來,加之文帝崇佛,社稷民風也頗為清廉。而此時江南的風俗漸蕩,人人都很喜歡風流,鍾愛艷麗詞賦。陳後主也不管天下是否敗亡、百姓是否愁苦,照舊大興土木高建臨春、結綺、望仙三閣。


陳後主在外與群臣飲酒賦詩,在內則與寵妃張麗華歌唱《玉樹後庭花》諸曲,日夜縱淫,圖以聲色快樂。孰不知,繁華不是常享之物,國家也非行樂之所,一夜之間,江山改換了顏色。隋文帝見陳後主荒政淫逸,派遣楊廣為伐陳統帥,率領大將韓擒虎、賀若弼等50萬大軍分道南下,滅了陳國。
楊廣將陳後主、嬪妃、大臣送到長安,隋文帝封陳後主為長城公。此時南北二朝合一,隋朝天下四海一統。(待續)@*#
責任編輯:謝秀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