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03月29日訊】春分時節,鮮嫩的春筍開始頻頻出現在家庭餐桌,不過如果你平素有胃潰瘍,這道美食可不能貪吃。近日浙江杭州市就有一位中年女士,在連吃五天春筍後嘔出一斤血。
竹筍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筍最美味,因為春天的筍子水分略多,口感肥厚,滋味如水果般脆甜。但富含纖維的筍肉畢竟質感很粗,有消化道宿疾者須小心食用。
吃春筍等粗糙食物警惕傷胃
據陸媒《錢江晚報》報導,杭州一位50多歲的女市民,近日在家中看電視時突然開始連續吐血,「好像電視劇裡那種受了非常重內傷的人一樣」,情況凶險,被家人緊急送醫。
杭州市一醫院消化內科楊晶醫生透露,這位女患者入院時血色素只有正常人一半,經初步檢查為消化道出血。急診內鏡發現,其十二指腸上有一根裸露的血管,上面的血凝塊脫落後,大量鮮血從立即噴出。
楊晶表示,有胃潰瘍病史的人,如果貪吃如春筍之類較粗糙的食物,「潰瘍的地方很容易變成出血點,要是出血量大的話,還可能危及生命」。
這位女患者告訴醫護人員,近日春筍上市後,不願錯過美味的她,連續五天烹製醃肉燉春筍、油燜春筍等菜餚與家人共享。自從吃第一頓春筍,大便顏色就有點變黑,但她並未意識到是消化道出血,沒有在意。(參閱»養胃和傷胃的食物有哪些)

胃潰瘍患者 春季保健要點
據統計,今年3月1日以來,該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病人中,有一半左右是消化性潰瘍出血。 醫生提醒,3月恰逢倒春寒,消化道血管收縮,胃裡供血減少,消化道粘膜修復速度減慢,會增加出血概率。由此:
• 有消化道潰瘍病史的人,除了要少吃春筍等粗糙食物外,酸的、辣的也要儘量少吃。
• 易產酸的高澱粉食物(如糯米做的清明糰子)會增加胃酸分泌,刺激潰瘍復發;
• 平日服用抗凝類心血管藥的人,發生胃出血的機率較大。如果胃不舒服,要及時去看醫生。

責任編輯:蘇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