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繪本必解育兒千愁

與心靈共鳴的圖畫書──繪本(六)

作者:劉如

有耐心的學會觀察孩子,順著孩子好奇的視點去引導和配合,以孩子的樂趣為樂趣,讀出繪本的快樂,最為重要。(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63
【字號】    
   標籤: tags: , , ,

在日本,兒童繪本在心靈道德、語言、文學、藝術素養、想像力創造力等等各種領域的育兒教育上,被譽為具有魔法般的功效,成績優秀的孩子,皆有良好的閱讀習慣,這一習慣大多源自兒時讀繪本的樂趣,如果錯失幼兒期的培養,很難有機會彌補,孩子一生再不會對看書感興趣。

但是,因為忙綠,很多父母到了小學發現孩子國語差,讀解力差才開始後悔,然而此時父母有心讀繪本,卻發現,強行為之,事與願違,孩子對看書極為反感,令許多父母無計可施。有這樣一位媽媽,為了讓兒子重新對繪本感興趣,在痛悔中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後,終於發現了一個非常簡單,母子間皆無任何壓力,父母無需任何閱讀技巧就可以一直堅持的祕訣,並獲得了繪本育兒教育的成功。

繪本教育影響各科成績

幼兒期如果從未體驗過何為讀書的樂趣,小學高年級後,無論是否識字,是否能夠自己閱讀,絕大多數都不會再拿起書本主動閱讀。而是開始沉迷於電子遊戲和漫畫。幼兒期能否體驗到讀書帶來的樂趣將決定孩子的一生。請千萬別錯過這一關鍵的時期,短短的幾年,關乎小學開始的成績和一生的心靈及人格的成長。只要在小學二年級之前,打下讀繪本的基礎,懂得了讀書的樂趣,之後的學習,會非常自覺,父母基本可以放手,再也不用陪著、看著、天天催促,孩子都會自己主動學習和讀書。而且擁有的語言能力,不僅使得國語成績優秀,每科的試題理解都十分正確,避免因看不懂問題而帶來的錯誤。可以說,幼兒愛好閱讀與否,將直接影響各科成績。

放下教育或提高成績的強大執著

繪本起到的雖是教育的作用,然而一位媽媽卻說,請放下這一強烈的目的,只選孩子感興趣的繪本,把繪本當成能讓孩子獲得樂趣的其它玩具一樣,才能最終達到這一效果。

繪本在智力和心靈的培養雖然具有巨大的作用,這在日本教育界已經是鐵打的定論,但是,也正因為急於獲取這一功效,急於把自己孩子培養成天才,望子成龍的父母,極易犯下一個忽視幼兒心理的錯誤,那就是,抱著極為強烈的教育的目的,甚至是使命一樣的目的,非常心急也非常嚴肅認真地像巨大而艱鉅的任務一樣,下了很大的決心,開始了每天晚上給孩子讀繪本的日子,然而,沒多久,發現孩子根本不聽話,或者亂翻書不聽,或者幾分鐘就不耐煩,大人原本就忙綠,看不到希望和效果,很快失去信心,最後不了了之,尤其是小學以後,無論父母再怎麼努力,召喚一起讀繪本,孩子就是不感興趣,除了電子遊戲和漫畫,對其他書本看都不看一眼。

其實抱著強烈的教育目的,尤其是抱著為提高考試成績,讓孩子通過擁有優美的語言的繪本提高文字語言的能力,表達的能力,解題的能力等等來獲取好成績,抱著這樣急切的目的來引導孩子讀繪本,往往適得其反,招致孩子強大的反感,甚至造成厭惡讀書的後果。

因為如此做法,根本無法考慮孩子的心理特點,只是會根據父母自己的目的和願望來選擇繪本,認為哪本好就選擇哪本,認為哪本語言優美就選擇哪本,認為哪本具有文學性就選擇哪本,並且認認真真地從頭到尾一句不漏地讀,生怕孩子沒聽好,讀後還要問聽懂與否,有無感受,不僅孩子感到莫名的壓力,大人也會在看不到效果,感受不到進步的執著中,或者事與願違中,埋怨孩子不配合中變得非常急躁,結果可想而知,只好在無奈中放棄,認為自己孩子不是讀書的材料。這是父母極易犯的一個最大的錯誤。因為孩子除非有不得已的障礙,其實早被譽為具有強烈求知慾、好奇心、模仿和想像力的天才。

父母只有順勢引導,善用孩子的好奇心和模仿力,才能自然達到最後的效果和目的。因此必須以孩子的視角為核心。抱著教育孩子的目的卻要首先放下這一執著。

文圖創作者阿麗奇,已出版了70幾本圖畫書。她的書都是因生活週遭的事情而觸發靈感,筆下充滿感情,也因此特別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李梅翻攝/大紀元)
文圖創作者阿麗奇,已出版了70幾本圖畫書。她的書都是因生活週遭的事情而觸發靈感,筆下充滿感情,也因此特別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李梅翻攝/大紀元)

尊重孩子天性順勢引導

有耐心的學會觀察孩子,順著孩子好奇的視點去引導和配合,以孩子的樂趣為樂趣,讀出繪本的快樂,最為重要,因為孩子跟大人不一樣,天性好玩,根本不會帶著任何大人的目的,他們只對自己認為有趣的東西表示關注,如果違背這一點,讓孩子覺得乏味,或太長,太深,理解不了,就會表現出不耐煩,這樣的閱讀,對大人與孩子都是痛苦。必將以失敗告終。

因此請首先給孩子以最大的讀書自由。從選擇內容到如何讀,讀多少,什麼時候讀,請盡量配合孩子的天性與接受能力。

這樣一來,許多父母可能會生出兩大疑問,一個是具體如何做,一個是還無法分辨是非的孩子完全給他自由,會不會因此選擇不好的書,誤導他們的品德。

關於這一點,我們會在下一期給出答案,並在以後陸續登出剛才這位找到祕訣的媽媽──擁有三個兒子的母親,她的繪本教育的真實故事。看看她是如何失敗,如何領悟到順應和尊重孩子天性的讀書祕訣,又是如何具體實施,一同分享她錯過學齡前時機的悔恨、不斷失敗的煩惱和最後恍然大悟走向成功的喜悅。◇

(點閱【與心靈共鳴的圖畫書──繪本】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將士們均感同身受,因此隨著主帥岳飛看著滾滾長江向東流逝,唱著《滿江紅》,之後唱到最後一句: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只覺得內心平靜無比,沒有了在先期黃鶴樓的悲壯情緒,只感覺無比的祥和寧靜,卻有著奮力精進的波瀾壯闊。
  • 原來孩子真的都是天才,學校的成績並不能代表所有,也不是孩子全部的真相。只要她敢於真實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並清晰的說出想法背後的理由,隨著大人給出的肯定和理解,敢於表達的自信就會成為孩子一生成長和學習的動力,隨著時間的推移,終會懂得如何寫文章。關鍵是,父母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耐心傾聽的環境。
  • 中國畫重意境,是詩歌一樣浪漫的視覺形象。古代中國畫的大家很多都是修煉人,用繪畫語言述說心事。線條是中國畫的主要造型手段,是中國人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這種凝練的線條是有生命的,是中國畫家的專利。
  • 我讓讓她,難道少根毛髮不成?就本著這麼一個念頭,我才以笑臉迎臭臉,局勢也因此扭轉了。我不過稍微挪了一小步,不但令原本怒氣衝冠的心情亮起來,腳步也分外輕盈。
  • 他呼吸著周遭輕薄的空氣,對「冰映光」現象沉醉不已--「冰映光」是在海空交界處散放的白光,表示前方即將出現大量浮冰。極地風情越來越引人入勝,不時可見由冰塊鑿出的峽灣、甫脫離冰河的冰山、發出清響拍擊浮冰的冷冽海浪、從冰縫裡向外窺探的環紋海豹、在深灰色海峽中噴著水柱的弓頭鯨。
  • 我和鄰居的同伴們穿過一家又一家的餐廳和院子,在自己家和別人家的樓梯上上下下奔跑著……這幢守護我童年的小樓,是我生活了十年的地方,是個如此美好的居所,也是我即將失去的家。
  • 人的一生總是在追求著幸福。但什麼樣的人格特質,能靠幸福最近呢?這是個重要的問題,因為它可以幫助我們決定應以何種姿態與人相處,甚至在文化層次面上,可以提升整個社會層級的幸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