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台夕陽製材業 期盼轉型發展

人氣: 37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7年02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台灣林業產值1987年曾高達900億元,迄今只剩1/3。林業試驗所副所長邱祈榮21日表示,製材產業從黃金產業走到沒落,看不到願景。他最近跟業者溝通,盼能以文創或附加價值較高的思維來生產,如木材文具,不過需要有Know-how,大家達成共識一起發展。

林業試驗所指出,傳統木材工業重鎮嘉義市,已有老製材廠改造為觀光工廠,兼具文史保存、教育解說及木藝文創等,開發出新市場契機。結合大專院校、社區木工坊等,營造地方特色木竹產業聚落、開辦產業人才教育、推廣木竹製品使用,都將是協助製材業轉型發展的可行方向。

台灣自1990年限制伐木後,製材產業因料源不足、工資高升而逐漸萎縮。但我國木材需求量每年平均約需600萬立方公尺,其中原木及製材需求量占1/3。邱祈榮說,超過七成的工廠以進口原木為主,搭配少部分國產材,僅少部分工廠完全使用國產原木。進口木材料源供應越來越拮据,很多國家現在不出口原木,出口的是半成品,台灣失去製材處理的機會。

此外,台灣疑似非法進口木材比例約占三成,世界已經積極圍堵非法木材,台灣還沒有管理配套,以後進口木材恐怕更多比例是非法木材。

全台共有130家製材廠,大多為中小型工廠。邱祈榮說,製材業面臨事業廢棄物處理、營運、技術傳承、人力老化傳承斷層、不再投資更新設備等問題。最近普查發現製材業少數有第二代繼承,如果沒有第二代,就慢慢淘汰。

而日本為了人才培育每年投資日幣50億元,日本電影《哪啊哪啊~神去村》就是描述日本推動「綠的僱用」政策,讓年輕人到山上3年學習林業工作,月薪日幣5萬元(約新台幣1萬元)。日本投資非常多的錢振興林業。日本木材自給率從18%到現在已經突破30%。◇

 

責任編輯:陳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