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艦被曝存三大致命缺陷 作戰能力遭質疑
【大紀元2017年02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曉真報導)中共遼寧艦高調進入太平洋的首次軍事行動引起全球持續關注。日本《產經新聞》2月20日的報導將遼寧艦與美國剛剛進入南海的卡爾‧文森號航母進行對比,指遼寧艦具有三大致命缺陷。
報導表示,遼寧艦的第一大缺陷是速度嚴重滯後。
遼寧艦是由 2002年購買的烏克蘭廢棄航母改造而成,在交付中共前,這艘前蘇聯航母上的主要部件均已被拆除。中共在動力系統的研發上始終沒有突破,按照目前得到信息判斷,改造後的遼寧艦最高時速只有20海哩。
航速上的不足還造成了遼寧艦艦載機起飛的困難。因為艦隻高速航行時能夠形成更大的風力助推作用,而遼寧艦目前難以滿足這個要求。加之中共艦載機殲15的發動機模仿了蘇33,也存在動力不足的問題。這兩個因素致使殲15不能在必要時確保起飛。
美國的卡爾‧文森號時速高達30海哩,其配置了40架艦載機,比遼寧艦配置的20架殲15的數量要高出一倍。
遼寧艦第二大缺陷是鋼材性能存隱患。
遼寧艦由廢棄航母改造而成,註定其新舊鋼材的吻合、匹配程度上存在隱患。目前中國產鋼鐵還沒有達到尖端水平。根據遼寧艦本次航行消耗過多的燃料分析,遼寧艦使用的材料沉重且規格不高,阻礙了遼寧艦更大範圍活動的需要。
同時,鋼材性能的隱患,使得遼寧艦無法應對激烈戰事。
遼寧艦第三大缺陷是氣象應對能力有限。
由於自身動力和材料性能的不足,遼寧艦在應對海上時常劇變的天氣上,也顯得能力有限。據分析,氣象條件惡劣下,遼寧艦的作戰能力可能只達到設計的30%左右。
在遼寧艦此次行動期間,台灣空軍曾經在1月3日夜間突然啟動戰機對遼寧艦的防禦能力進行試探,而遼寧艦沒有做出反應。日本自衛隊方面透露的信息亦顯示,遼寧艦本次行動中,對於不斷接近進行試探的日本和美國的軍機,反應都顯得比較遲鈍。
1999年,香港一名商人和中共軍隊前籃球明星徐增平購買了瓦良格號,他們當時宣稱計劃把它建成澳門的海上賭場,但是後來卻送給了中共當局。 2002年中共將其拖至大連造船廠進行改造,最終在2012年投入使用。
去年聖誕節前夕,包括遼寧艦在內的中共第一支航母編隊赴西太平洋進行了首次遠海訓練。
有海外媒體分析說,中共航母編隊首次遠航曝光了諸多短板,位於首位的是守衛有餘、進攻不足,第二為海空聯合作戰體制上不成熟,第三是遼寧艦與護航艦艇尚處於磨合期。
澳門資深軍事研究員黃東亦表示,遼寧號航母至少存在三大致命缺陷:艦體自身壽命已過半;艦體存在極高的崩裂風險;艦載機遲遲不能形成戰鬥力。#
責任編輯:李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