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學習角】當心!「了解しました」不能亂用

font print 人氣: 19158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7年02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夏侯昀日本東京報導)和師長、上級、客戶聯繫時,對方做出指示或提出要求,要回答「我知道了」,究竟該怎麼說?「了解いたしました」看似非常尊敬,為什麼不能說?

面對尊長 不能說了解

「了解しました」、「了解いたしました」這種說法,其實本來是不該存在的。因為「了解」一詞只能用於上級對下級,表示有權限的上位者對下位者的行為表示許可。

比如,下屬報告上司:「我要遲到15分鐘。」這時上司就可以說:「了解。」

因此,「了解しました」、「了解いたしました」這種說法,無論是面對上司、客戶、顧客還是師長,都是很失禮的。

我知道了」該怎麼說?

那麼,既然不可以用「了解しました」、「了解いたしました」,對尊長表達「我知道了」又該怎麼說呢?可以從下面幾種說法中選擇。其中,後兩種是商務上最為推崇的說法,對對方也最尊敬。

○わかりました。

◎かしこまりました。

◎承知(しょうち)いたしました。

責任編輯:盧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朱思嫻日本報導)最近,香港尖沙咀的日語學校開設了面向非日籍人士的「日本語檢定」考試。「日本語檢定」是由日本語言檢定協會、日本時事通訊社和東京書籍贊助的考察敬語和文法等日語能力的語言檢定考試。香港是即倫敦、杭州之後的第三個可實施「日本語檢定」考試的城市。
  • (大紀元記者朱思嫻日本報道)最近,香港尖沙咀的日語學校開設了面向非日籍人士的「日本語檢定」考試。「日本語檢定」是由日本語言檢定協會、日本時事通訊社和東京書籍贊助的考察敬語和文法等日語能力的語言檢定考試。香港是繼倫敦、杭州之後的第三個可實施「日本語檢定」考試的城市。
  • 日本,作為中國一衣帶水的鄰國,與中原有著數千年的交往史,最早在關於先秦的奇書《山海經》中出現過。其《海內北經》記載:「蓋國在巨燕南、倭北,倭屬燕。」倭,即古代日本的稱謂。既然有「倭」的記載,必定有來自「倭」的人,也有去「倭」而返回的人。這說明中日交往在先秦時就已經存在。據考證,最早的中日交往的踏板是朝鮮半島,從半島南部乘船依靠海流前往日本,或從日本到達半島,再從陸路去往中國的遼東。
  • 為了使大唐之風廣傳,培養更多的相關人才,日本朝廷亦仿效唐朝,建立了各級學校,廣泛傳授漢學。
  • 一說到鳥類,人們可能會馬上聯想到飛行,但事實上,有些鳥類不會飛行,例如主要生活在南半球的企鵝。但既然這些鳥類被歸類為鳥類,為什麼牠們不會飛呢?
  • 因成績而壓力倍增是完全正常的,也是大多數學生都會經歷的事情。人們很容易陷入「如果我當時不這樣做會怎麼樣?」的心態。或「如果我能多做準備就好了。」
  • 很多學英文的人都推薦通過看電影來提高英文水平,因為通過電影裡真情實景的英文,可以鍛練英語聽說,尤其是糾正發音,增加詞彙量,同時可以開拓視野,增進對英語國家的文化了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