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11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伊鈴多倫多報導)單看這些菜式圖片,就能感受到現場的熱鬧喜慶,似乎還有隱隱的音樂聲和徐徐飄香的美酒…….那些精湛、別緻的造型,流光溢彩的色彩搭配,讓人看得不忍心吃它。
今天中餐業已經發展到花卉裝飾、醬料裝飾等各種新奇做法。但20、30多年前的那些菜品看起来,更有一種既繁華,又不失樸實和厚重的感觉。實實在在即飽眼福,又飽口福。






安省華餐館協會會長陳勇儀介紹,這些圖片收集歷年在多倫多舉行的美食節、世界中餐廚藝大賽的部分作品。其中果雕和冰雕出自台灣廚師之手,但大部分菜品是出自本地廚師之手。
當時,香港面臨九七主權移交,一批香港社會精英出於對未來的擔憂,選擇遠走他鄉,移民海外。他們大多是投資移民,買房置業發展生意。同時把一批精英廚師也帶過來,使多倫多的粵菜大為風行,也帶動多倫多中餐業的發展,並影響至今。





圖片時間跨越1983年起至2003年之間,包括1983年「香港週」美食節表演;1987年邀請大陸10名廚在多倫多舉行的「大江南北宴」;1992年台灣16大名廚巡迴表演;2003年SARS病流行,為應對中餐館遭受到冷遇,而舉行的3次美食節等部分菜品。
雖然現在已無法考證每一個菜品的作者是誰,甚至有些菜品的名字也看不清了。但仍然可以通過菜品驚艷的造型和色澤,見識那些精英廚師們高超的技藝、美學情趣及人文素養。






「見菜如見面」。一道菜,融入廚師多年的辛苦和努力,體現一個廚師嚴謹、專注的態度及對美食技藝的不懈追求,千錘百鍊,最終達到極致。





責任編輯: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