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澳洲推動銀行客戶信息共享 創服務新體驗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7年11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欣雯澳洲悉尼編譯報導)在各國爭相推行開放式銀行的趨勢下,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和澳洲國民銀行(NAB)通過各自旗下的風險資本基金共同投資開發項目金融信息共享服務應用程序Basiq,實現個人信息共享。澳洲財政部也正在開展對開放式銀行的審查,推動銀行開放客戶數據。一旦實現,這或將對銀行運營模式帶來深遠影響。

據悉尼晨鋒報報導,目前包括澳洲在內的全球多個國家,正在推動開放式銀行的發展,推動銀行開放客戶數據。開放式銀行的推出,能夠使消費者在可靠的第三方之間安全便捷地分享個人財務數據,當顧客在辦理金融服務時,由於金融機構可以查看顧客的個人信息記錄,顧客無需再另外準備如銀行對帳單和工資單一類的證明。此外,共享信息技術還可以通過分析歷史交易記錄分析出顧客的消費習慣、儲蓄能力、還貸能力,幫助顧客更好地理清個人財政狀況,選擇更加合適的個性化理財服務。

開放式銀行最大的特點是,可以使消費者在選擇金融服務時能夠貨比三家。未來,銀行將成為在更廣泛領域實施信息共享政策的測試點,例如保險商、電力公司、零售商都必須向消費者提供他們的金融信息。

開放式銀行的支持者認為,金融信息共享可以促使銀行制定更合理的利率,最大限度滿足消費者要求。澳儲銀在向財政部提交的文件中指出:「開放式數據能通過推出新金融產品、改善服務質量、增加價格透明度,以及改進商業決策,來促進銀行間競爭和提高服務效率。開放式銀行會帶來三個主要的變化。第一,會有更多的服務產品出現,幫助客戶計算理財最佳方案,促使客戶更換銀行。第二,會湧現更多應用軟件,幫助顧客分析目前的財政狀況、制定預算,或是預測未來收入。第三,自動化支付服務覆蓋面將擴大。目前自動化支付允許顧客對第三方授權從綁定帳戶扣取費用,未來可能會允許消費者直接更換費用更划算的服務供應商。

調查數據顯示,大於七成消費者支持數據共享。不過開放式銀行的信息安全問題,也引起了公眾的擔憂。近期美國信用評估機構Equifax發生了大規模數據泄露,黑客攻擊致使約1.43億美國用戶的信用數據受到影響。信用數據安全成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澳洲消費者行動法律中心(Consumer Action Law Centre)、金融權益法律中心(Financial Rights Legal Centre)和金融顧問協會(Financial Counselling Australia)共同提交的文件中指出:「開放式銀行政策可以使商家分析哪些顧客的消費意願更高,更容易獲利,並能通過各種手段阻止這些顧客關閉帳戶。我們擔心不法商家會通過這個方法尋找潛在受害者,為牟取更多的利益向顧客推薦並不合適的產品。而且個性化的低貸款利率雖然能降低一部分人的費用,但也意味著另外的消費者需要支付更高的費用。這顯然並不公平。雖然開放式銀行具有許多潛在優勢,但是上述這些問題也應該納入考慮範圍。」

開放式銀行所帶來的數據共享,一定程度上會增加欺詐和信息泄露的風險。澳儲銀認為增加服務安全性、預防欺詐行為和保護個人信息隱私是當前的關鍵。

責任編輯:堯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