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11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曹景哲硅谷報導)台灣工研院週三(15日),在舊金山介紹今年入圍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的11項創新科技成果。「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被稱為科技界的奧斯卡,將於11月17日在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舉行頒獎典禮,工研院今年是第10度入圍決選。
這些新科技涵蓋生物科技、綠能、電子、工業及智慧家庭等領域,其中「廢液晶面板再利用處理系統」的美國合作夥伴——富勤廢電子電機設備回收公司總經理阮國禧(Chris Yuen)專程前來與會,並分享與工研院的合作心得。
有三十多年歷史的富勤集團,在美國有21個工廠,主要做廢金屬回收。阮國禧表示,目前,還沒有一家回收公司做廢液晶回收業務。因為廢棄液晶回收工作繁瑣又成本高,幾乎是賠錢的。不過液晶對環境有危害,而且全球每年廢棄的液晶面板(LCD)超過100萬噸,從環保的責任來說,需要盡快回收利用。

他表示,這次是與工研院第一次合作,雙方合作了幾年。現在技術已經成熟,每天可以處理3噸廢棄LCD,相當於3千台電視。富勤集團LCD回收生產線,將於明年初在新澤西啟動。
工研院呂健瑋研究員介紹說,工研院的液晶面板再利用處理系統,透過萃取、純化等6道程序將液晶、銦和玻璃從液晶面板中依序分離、純化後,充分再利用,是一種零廢棄且對環境友善的技術。而且回收率非常高,液晶回收率100%、銦回收率高達90%、玻璃回收率100%。

呂健瑋還強調,LCD所用的玻璃經過納米技術處理後,具有很強的重金屬吸附能力,可用於廢水處理,並能再生重複使用。由於不需要使用化學藥劑,沒有任何污染,是非常環保又經濟的除重金屬方法。
與生活密切相關的一項創新技術是隨手型智慧蔬果農藥檢測器,工研院的張家榮博士介紹說,現在大家都很關心蔬果表面的農藥殘留問題,雖然坊間有各種方法清洗去除農藥,但到底洗沒洗乾淨,誰也不知道。他們利用農藥有特定的吸收光譜特性,應用整合多波長微型化檢測技術及動態蔬果清洗系統等技術,可以檢測到0.5ppm的農藥殘留。根據農藥殘留的多少,指示燈顯示不同顏色,現在已經將技術轉讓給廠家,明年將面世。

舊金山經文處處長馬鍾麟表示,工研院自2008年開始參加競爭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評選,9年來已累積27個全球百大科技獎得獎紀錄,顯示了台灣研發創新的科技能力。今年,又有11個創新技術入圍,說明在創新方面,台灣在亞太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工研院北美公司總經理王韶華,介紹了工研院的歷史和成果。工業技術研究院成立於1973年,是國際級應用科技研發機構,擁有6個園區,近6千位科技人員,其中有1,400多位博士,以科技研發,帶動產業發展,創造經濟價值,增進社會福祉為任務。孕育出了260多家公司,包括台積電、聯電、台灣光罩、晶元光電、盟立自動化等上市公司。◇
(此文發表於1160D期舊金山灣區新聞版)
責任編輯:王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