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克呂尼修道院發現罕見金銀幣寶藏

在法國東部索恩-羅亞爾省(Saône-et-Loire)著名的克呂尼修道院(Abbaye de Cluny)的一座舊建築腳下,考古專家挖掘出2200多件12世紀時期的錢幣寶藏。(
Credit
Anne BAUD, Anne FLAMMIN / Laboratoire Archeologie et Archeometrie / AFP )
【大紀元2017年11月15日訊】在法國東部索恩-羅亞爾省(Saône-et-Loire)著名的克呂尼修道院(Abbaye de Cluny)的一座舊建築腳下,考古專家挖掘出2200多枚12世紀時期的錢幣寶藏。其中有古代的銀幣、金幣和紅寶石金戒指,同時證明克呂尼修道院在當時歐洲的重要性。
發現這些中世紀寶藏是一個驚喜,9月中旬,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工程師Anne Flammin和里昂第二大學的考古研究員兼講師Anne Baud帶著學生們在克呂尼修道院的一處考古發掘地點發現了這些罕見寶藏,發現地點深度距離地表70釐米。據研究團隊表示,這是一個「罕見的」發現,經過幾個星期的研究,終於在11月14日向媒體公布了研究結果。

Anne Baud總結這次的考古發現表示,寶藏包括:2200枚古羅馬銀幣(denier)和古希臘銀幣(obole);21枚古阿拉伯金幣(dinar);一枚鑲有鐫刻著人物頭像的紅寶石金戒指,戒指上雕刻著「Avete」;一個裝在盒子裡的金箔;一個金質的小物件。

金戒指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2世紀,但是它的雕刻代表著一個可以追溯到古羅馬帝國時期的古代神或皇帝。發現的古羅馬銀幣(denier)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2世紀上半世紀。

21枚古阿拉伯金幣(dinar)的年代在1121年至1131年之間,在西班牙或摩洛哥鑄造,當時這些地區被穆拉比特王朝的柏柏人控制。古幣專家Vincent Borrel表示:「這些出土的錢幣可以證實在西班牙曾存在克呂尼隱修院,也可以證明克呂尼修會與安達盧西亞人有商品交換,或者直接由西班牙天主教國王捐贈。克呂尼修道院是中世紀時期最有影響力的修道院之一,所以也可能處於大型商品交換的中心。」

Vincent Borrel還表示:「這些寶藏的總價值在當時相當於3到8匹馬,那時的馬相當於我們現在的汽車。但與修道院的規模相比相當低,因為這些錢幣也就夠當時修道院裡200人6天的食物供應。」
克呂尼修道院簡介
據維基百科介紹,克呂尼修道院(Abbaye de Cluny)是公元910年由亞奎丹公爵敬虔者威廉(William the Pious)在法國勃艮第索恩-羅亞爾省克呂尼修建的天主教修道院。
修道主義在本質裡認為:可以藉著逃離世界、禁慾修行的方式使人減滅罪惡本性,達臻聖潔。公元9世紀,修道院漸受當時社會腐敗風氣影響,成為虛有行儀,卻缺乏真正敬虔信仰的誠實心靈,反成為罪惡與黑暗交易的孕育之所。
亞奎丹公爵敬虔者威廉有感於這種教會現象並不榮耀上帝之名,於910年建立了克呂尼修道院,嚴格執行禁慾院規,之後有許多同型態的修道運動興起,並有許多已存在的修道院亦轉型傚尤,被稱為克呂尼運動(Cluny movement),在其後的200多年對天主教會有極大的影響。#
責任編輯:關宇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