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7年10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方紫韻綜合報導)老人院通常都是死氣沉沉,幼稚園通常都是哭鬧聲不斷。當老人院與幼稚園合二為一的時候,氣氛突然變得無比諧和,老人臉上堆滿了笑容,幼兒則有了給他們講故事的耐心爺爺、奶奶。這種氣氛有多麼溫馨?一起來看看吧!
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市一家老人院自從開設幼稚園後,環境大變,氣氛完全沒了往日的蕭瑟,而是變得生機勃勃。
老人在與小朋友的玩耍中,變得開朗健談了,身體也好轉了。而孩子們與老人親密接觸後,變得更懂得社交禮儀等。
老人與幼童的爆笑對話
老人:「你叫什麼?」
小男孩:「麥克斯。」
因年邁聽力退化的老人繼續問:「什麼?」
小男孩:「麥克斯。」
老人:「麥斯?」
老人覺得「麥斯」不是一個人名,於是繼續問。
小男孩:「麥克斯。」
老人:「麥克。」
小男孩:「是麥克斯。」
老人:「哦,是麥特。」
小男孩:「麥克斯。」
老人:「麥特?」「麥克?」「麥斯?」
小男孩:「麥克斯。」
老人:「麥馳。」
小男孩認為老爺爺這一次的發音還算對,就點了點頭,可是老人卻對「麥馳」這個名字很訝異,臉上寫滿了「這怎麼能是一個名字」的疑問。

老人院與幼稚園的完美結合
西雅圖市區的普羅維登斯山聖文森特(Providence Mount St. Vincent)是一家老人院,25年前,這裡又開設了一家幼稚園,定期讓孩子們來老人生活區,跟老人一起玩耍做遊戲。
沒想到,效果如此地好,吸引西雅圖大學客座教授布里格斯(Evan Briggs)專門為他們拍攝了紀錄片,而紀錄片的全球播映,更讓這一奇特的老人+小孩的模式吸引世界的注意。
「他們來到這裡或者擁有豐富的人生經驗,或者根本沒開始人生歷程。」布里格斯接受CNN採訪時說,「這是如此地讓人著迷與美麗,這就是我想要拍攝的東西。」

致力於跨代合作的Generations United組織執行主席巴茨(Donna Butts)則稱讚,西雅圖這家老人院如此操作後,老人們變得健康,孩子們則不再畏懼變老,同時提升了他們的社交能力。
「我們希望這裡成為人們來生活的地方,而不是來等死。」該老人院主管波伊德(Charlene Boyd)說,「這不是火箭科學,而是有關正常的生活。」
社會老齡化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值得關注
研究表明,有43%的老年人因為孤獨、沮喪、失落、疾病等原因,正承受著社交絕緣,而預計25年後,年齡超過65歲的老年人口,將翻番。如何讓老年人將豐富的人生經歷回饋社會,如今成為部分研究者的議題。
巴茨接受《西雅圖時報》採訪時介紹,目前美國已經有數百家將老人院和幼稚園合而為一的機構,目前這一趨勢仍在增加,「我們擁有老年人口,我們可以把他們視為負擔,也可以把他們視為財富⋯⋯每個年齡段的人們都有可以付出的東西」。
▼ 相關影片(來源:YouTube,如遭移除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