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生活(287)路邊番薯香

作者﹕文、圖/邱榮蓉

淡彩速寫 / 烤番薯下午茶(圖片來源:作者 邱榮蓉 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66
【字號】    
   標籤: tags:

 

水性色鉛筆 / 母女情深路邊番薯香(圖片來源:作者 邱榮蓉 提供)
水性色鉛筆 / 母女情深路邊番薯香(圖片來源:作者 邱榮蓉 提供)

去年開始,喝下午茶時喜歡到巷口超商購買一顆烤番薯,搭配一杯不加糖的苦咖啡或是熱紅茶,讓暖和的烤番薯在舌尖品嚐出簡單好滋味,輕鬆一苦一甜間,流晃出超乎想像的平衡口感。

超商還沒有推出烤番薯前,我習慣上黃昏市場買;小販烤番薯的工具是不鏽鋼圓桶,他將烤好的番薯50元一包用牛皮紙袋先裝起來,放在另一個不鏽鋼圓桶的檯面上保溫,一袋裡面有好幾個,我經常買回家吃了一個,剩下的放冰箱,但幾乎隔天都會忘記冰箱裡還有沒吃完的﹔其實冰冰的烤番薯也蠻好吃,但相較起來我還是喜愛熱熱的吃。

市場賣的烤番薯或許剛出爐的時間未久,總覺得番薯的表皮濕黏,吃起來也少了一股特有的炭烤香,直到超商出現烤番薯,我像發現新大陸似的馬上愛上這一味。超商的烤番薯以重量計價,我會挑選如拳頭大小的;一來是擔心太大的番薯烤不透,二來是害怕番薯的熱量高又容易放屁。所以我從不貪多求大,若沒有剛好的大小,那就當機立斷的挑2個小一點的買吧!

喜歡超商的烤番薯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一直放在熱石頭上保溫的番薯,表皮的水分略少,吃起來卻有炭烤的感覺,如此鬆香的番薯味才能夠連結出兒時的美好記憶啊!

童年的烤番薯小販總在人來人往的車站、熱鬧的十字路口、傳統市場的巷弄、轉角的人行道上神出鬼沒的出現,但孩提時代的烤番薯味覺始終不變;現在烤番薯的小販已不多見,偶而寒冬走在路上,突然一陣冷風夾雜了熟悉的香味,心想附近一定有人在賣烤番薯吧?果不其然看見路邊的小販,趕緊掏錢買了捧在手心,也顧不得燙口就一路即時享用︰尤其一撥開番薯皮就看到一絲白煙從黃澄澄的薯心裡冒出來,迫不及待的含在口中,便能頓時齒頰留香,品嚐著一種不期而遇的驚喜。

路邊番薯香,讓我想起一個至今都無法忘懷的故事來。幾年前母親節前夕,報紙上報導了一則感人的「母女烤番薯」短文。內容述說一位年輕的媽媽,原本在百貨公司當櫃姐,後因先生過世讓人生改變,考慮一般工作的工時太長,會和年幼的女兒分隔兩地,為了想多陪女兒,她實現了一個兩全其美的夢想:參加政府機構輔導培訓的創業方案——賣烤番薯。每天推著番薯車在路邊營業,下午幼稚園專車會將女兒送到她的番薯攤來,乖巧懂事的小孩會幫媽媽招呼客人,也會經常躲在媽媽的懷抱裡打起盹來,雖說心疼不捨,但孩子就是媽媽為生活打拚的動力啊!

於是我相信,每一個角落飄送的路邊番薯香,必定都有一則不為人知、勵志又感人的人間小品……或許,這些溫醇的生活故事,正等著我去慢慢地發現啊!@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今年清明節,我們無法回去掃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義從來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銘記逝去的親人,而是在心中點燃一盞不滅的燈;是不讓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遺忘,讓他們的信仰得以延續;是讓活著的人依然懷揣希望,更是堅守他們未能走完的路,讓正義與真相薪火相傳。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著的人連在一起,陰鬱而沉重,它讓人的感情變得脆弱。對故者的緬懷,對生命的思索,在生與死的對話中禪透生之意義。心靈由陰鬱而透明,進而變得輕鬆、愉悅。
  • 東方文化陀山鸚鵡的名言,應沿襲原話為好:嘗僑居是山,不忍見耳!鸚鵡的境界亦於此,陀山曾經擁有,今生彌足珍惜!故鄉常州為筆者曾居地,我將其揣入懷中,時時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噓雀躍。
  • 時下正當春天,雖然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花兒尚未綻放,樹木也是萌芽狀態,但鳥兒婉轉的鳴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悅。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風景。
  • 余先生的一句話讓筆者心有震悸,事關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團赴普林斯頓,想說服先生回國看看,因他公開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國。故鄉來人勸道,回一趟便能解除鄉愁。先生急了,懟出一句——我沒有鄉愁!
  • 漫步林間小道,穿過亭廊幽徑,聽著叮咚的山泉水,迎向輕柔撫面的風兒;但見鳥鳴山翠,花木蓬勃,白雲繞山崗,飛絮舞流韻。
  • 是不是每一個生命,對春天都有一個約定?就像花和草,都在靜靜地等待。等待中,蓄積著力量,等待中,膨脹著希望,強大著信心?
  • 春風吹拂,大地正變得酥軟,路邊的柳樹,也籠著瑩瑩的鵝黃。河冰化開一道一道冰痕,憋悶一冬天的河水,又歡唱起來了。我知道,人們的覺醒,同樣會給人類的文明,帶來一個生機勃勃的春天。造物主以他神奇之手,正在繪出一個嶄新的天地。
  • 置身其中,我歡心,流淚,在愛與光明中,在苦難與掙扎中,我們創造著繁榮和文明。在深沉與莊嚴的歌聲中,我們明白了輾轉輪迴來到世間的意義。
  • 一個一個房間打掃,牆壁,天棚,各種物件兒,犄角旮旯也不落下,務必做到乾淨、整潔。兒子很是仔細,就連燈泡都擰下來,一個一個擦拭如新。包裹商品帶回的邪黨報紙,該燒的燒,該丟垃圾點的丟垃圾點,不能讓它散發毒氣。掃灰,也叫「除塵」,或「出陳」,走出舊的藩籬,除陳迎新,多好的寓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