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蕭條 外媒指洪水熱浪不是原因
2016年7月20日,一名婦女在北京洪水肆虐的街道上騎車。 (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大紀元2016年08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報導)8月12日發布的中國7月份經濟活動數據顯示,工業生產低於預期,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個月急劇下降。中共統計部門將之歸咎於嚴重的洪水和熱浪。外媒指出,天氣很可能跟經濟放緩沒有關係。
《華爾街日報》引述野村證券說,在從投資到土地出售、再到企業信心和鋼鐵價格等17項指標當中,只有三分之一顯示改善,這是一年來最差的。
嚴重洪水影響到中國中部和東南部的許多地區,以及這些地方的工廠和物流。因此工業生產同比增長從六月份的6.2%下降到七月份的6%。然而,從環比來看,7月份工業產出增長實際上快於6月份。
表現最疲軟、但卻最不可能受熱浪影響的指標是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它從6月份的9.0%放緩到7月份的8.1%。而且在那些洪水肆虐的省份,固定資產投資已經至少連續4年下降。
私營領域的投資決定占固定資產投資的60%,它們通常是提前數月作出決定,一般不會在數週之內徹底改變計劃,因此跟天氣狀況沒有直接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刺激經濟的努力上個月似乎放鬆。政府對固定資產投資的支出放緩,國家預算資金增長減少。
北京最青睞的兩個投資領域——基礎設施和房地產,都鮮有好消息。基礎設施增長從6月份的21.7%暴跌到7月份的11.7%。
在一度沸騰的樓市,走下坡的跡象更加明顯,房地產銷售和開發商購買地皮的數量都急劇下降。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不論是下雨還是晴天,中國經濟都十分不穩定。#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