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中国竞彩网

台灣8名小孩挑戰1個月獨木舟環島成功

font print 人氣: 469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6年07月30日訊】台灣台東「孩子的書屋」8位孩子,經過3年準備挑戰獨木舟環島,7月1日自富山漁港出發,30日成功返鄉在台東太麻里三和漁港上岸,他們說,「從海面看台灣真的很美,現在只想好好休息」。

填補家庭功能不足的台東「孩子書屋」, 創辦人陳俊朗15年前從台北回到台東建和部落,發現部落許多孩子被家人放棄、中輟、吸毒、隔代教養、受虐、霸凌,問題非常嚴重,於是展開陪讀工作,目前已有8個書屋分布在台東各部落裡,扶植與陪伴過數千個身心內外皆傷的孩子。

《台東「孩子的書屋」8小孩獨木舟環島壯舉》

填補家庭功能不足的台東「孩子的書屋」,手工打造獨木舟, 2014年2月22日舉辦下水儀式,為艱難的航海夢跨出第1步。 (中央社)

台東「孩子書屋」已完成單車環島及獨木舟環島

台東「孩子書屋」有「環島三部曲」計畫,首部曲單車環島已經完成,今年進行獨木舟環島2部曲,最後一部曲將登山穿越中央山脈。陳俊朗希望孩子用自己的雙腳和雙眼、親身感受更認識自己所居住的土地。 台東「孩子書屋」手工打造獨木舟, 2014年2月22日舉辦下水儀式,為艱難的航海夢跨出第1步。

7月1日在陳俊朗帶領下,含教練共有8名小孩及7名大人參與,10艘獨木舟自富山漁港出發。據中央社報導,8位孩子經過3年準備,孩子們興奮說:「大海我來了」。他們乘風破浪,感受海島魅力,期間碰上颱風攪局,但這群孩子不畏阻礙,繼續接受挑戰。

「台灣真美」 8小孩1個月完成獨木舟環島壯舉
台灣台東「孩子書屋」8位小朋友完成獨木舟環島壯舉,7月30日上岸,單槳獨自完成旅程的國3學生陳宜琳(中),獲得「永不停槳」的獎狀鼓勵,她說,整個感覺就是「很累、很累」,但是每天、每秒都很感動。(中央社)

「你們真棒」,在親友的加油聲中,今天獨木舟從太平洋湛藍的海面上,衝向海灘,完成將近1個月的環島壯舉,孩子感動的說「我們做到了」。 單槳獨自完成旅程的國三學生陳宜琳,獲得「永不停槳」的獎狀鼓勵,她說,整個感覺就是「很累、很累」,但是每天、每秒都很感動。

教練說,8位孩子不但要挑戰洋流,還要面對烈日的曝曬,持槳的手都紅腫起水泡,頸部及身上多處都曬傷脫皮,大家不以為意,仍繼續向前邁進,日復一日,每位孩子膚色變得黝黑,但眼神中卻散發出更加自信的的光采。

「台灣真美」 8小孩1個月完成獨木舟環島壯舉
台灣台東「孩子書屋」8位小朋友完成獨木舟環島壯舉,7月30日上岸,他們說,從海面看台灣真的很美,「現在只想好好休息」。(中央社)

與祖父母相依為命的國二女學生林芷君說,尼伯特颱風吹毀家園,她當時想放棄,趕回家重建家園,但是「放棄了,就什麼都不剩了」,最後決定和7位戰友完成環島旅程。陪同的教練說,8名小朋友的家園都受到颱風影響,「是否要繼續下去?」讓老師和教練很掙扎,最後尊重孩子決定「繼續下去」。

「台灣真美」 8小孩1個月完成獨木舟環島壯舉
台灣台東「孩子書屋」8位小朋友完成獨木舟環島壯舉,7月30日上岸,他們說,從海面看台灣真的很美,「現在只想好好休息」。(中央社)

船隊總指揮:最開心看到孩子的改變

船隊總指揮說,這趟旅程他最開心的是看到孩子的改變。看著8個10來歲孩子頂著烈日,每天在海上一槳一槳地划幾十公里,雖然會疲憊,也會有情緒,但都能找到方式去調適,嘗試和夥伴溝通,在大家面前表達自己想法,也努力調整自己狀態,為自己決定負責。

陳俊朗邀請父母親到海邊接小孩上岸,他說,「我不知道孩子的堅強對未來有多大的影響。但看著嬌弱的孩子逐漸變得精實與篤定,可以確定,他們已經有足夠的能量面對未來的困難」。陳俊朗說,未來將規劃更艱難的「橫越中央山脈」,讓孩子們繼續接受更多挑戰。

責任編輯:鍾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歌手「Bii」畢書盡暌違一年半推出第四張專輯,6日發片不到一週,首批專輯1萬1000張限量太空包已銷售一空。端午連續四天假期分別到花蓮、高雄、台中及臺北簽唱的他,期間雖遇上豪雨特報,但歌迷仍不減熱情,昨(12)日幸好台北場沒下雨,讓他很開心。
  • 台鐵2008年6月,推動電子票證多卡通,今天完成最後一段達成環島連線,台鐵估計,民眾每人每年搭台鐵可節省約25個小時。
  • 「漢堡小子」陳韋強環島賣漢堡關懷弱勢活動,上週末從家鄉屏東開跑,去年第1年環島打出知名度,今年買漢堡的民眾多了3、4倍。
  • 早上6點不到,在桃園台貿前廣場就有許多小朋友聚集在這裡,準備挑戰騎自行車環島五極(註一)活動。
  • 因不滿台灣高等教育問題,南華大學哲學與生命教育學系教授謝青龍與需長期洗腎的應用社會學系教授周平13日騎機車從學校出發,展開為期11天「為台灣高教與醫療」機車環島之旅。周平表示,他在環島途中一邊洗腎一邊演講,同時開座談會指陳高教弊端,2位教師當場喊出「兼任教師納入《勞基法》」等7項訴求,要求教育部改善。
  • 一說到鳥類,人們可能會馬上聯想到飛行,但事實上,有些鳥類不會飛行,例如主要生活在南半球的企鵝。但既然這些鳥類被歸類為鳥類,為什麼牠們不會飛呢?
  • 在IKEA停車場外發現的一株寄生植物「列當」,是索羅古德走上植物學家之路的起點,本次旅程也將從這裡出發。索羅古德將會帶領我們,徒手爬上英國與愛爾蘭的濱海絕壁,在崖頂和列當共享落日餘暉;走進南非多肉植物生態區,一睹你絕不會認為長得像植物的鞭寄生……
  • 我不是有合格證照的攀岩專家,我不懂行話、不會繫繩、不會打結,但為了尋找植物,我一輩子都在練習攀爬。我背抵著山壁,一寸寸往下移動,掌心直冒冷汗。別往下看。一點一點地,我挨到突出的一塊岩石上,岩面只有三十公分寬,而且比我想像的還要不平穩,不過我可以坐在上面,雙腳伸出邊緣擺盪,這倒不會太難。在這魔幻的一刻,天地間只剩下我與這些特別的植物,以及頭上、腳下、身後的多佛白崖,還有在眼前無盡延伸的海峽——甚至不會有人看見我在這裡,或許這樣也好,不然要是有人看見了,肯定會聯絡救難隊出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