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塔碑文》是中國民間流傳的十大預言之一,相傳為明初劉伯溫所作, 在民國七年(1918年)被發現於南京(金陵)的一座塔內。碑文基本按時間順序預言了20世紀以後在中國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包括國共內戰、日本侵華、中共統治,以及後中共時期。其中對於這一期歷史中的主要事件,人物和時間的預言詳細程度令人歎為觀止,並且時到如今的所有預言準確程度達到百分之百。
本文給予《金陵塔碑文》一個詳細解析和探究。採用的碑文是民間流傳最為廣泛的版本之一(其它版本都與其幾無差異)。部分碑文的解釋採用了流傳中被公認的一些解釋。
《金陵塔碑文》大體可以分為八個部分:開篇、國共內戰開始、二戰日本侵華、中共奪權時期、中共統治時期、後中共時期、警世預言以及尾聲。
碑文最主要的四個部分是中共奪權時期、中共統治時期、後中共時期及警世預言。這其中每一部分的碑文按照嚴格的時間順序,對其間一些主要的歷史事件和人物作出敘述。
整個碑文首尾呼應,結構縝密,邏輯嚴謹。
因為碑文預言的時間包括現代和未來,涉及的許多人物和事件都非常敏感。本文旨在尊重碑文原意的基礎上,使用來自於史料的客觀事實,從碑文字面意思上作出本文所認為的最為合理的解釋。所言虛實,留與歷史驗證與讀者評斷。

(一)開篇
金陵塔,金陵塔
劉基建,介石拆
解:第一座金陵塔指劉伯溫(名劉基,字伯溫)所做碑文的塔,第二座金陵塔指(蔣)介石所拆的塔。相傳國民革命軍北伐於民國十六年(1927年)初攻占南京後,蔣介石下令拆廢了當地一座塔。這兩座塔是否是同一座塔,本文無從查證,但因該問題的答案與接下來的碑文沒有連帶關係,在此就不多作探究。
(二)國共內戰開始
拆了金陵塔,軍民自己殺。
解:拆塔之後,國共內戰開始。
中共及其蘇聯顧問為抵制國民革命軍北伐統一中國,在北伐期間發動國內親蘇聯勢力開展倒蔣運動,導致國民黨於1927年4月12日實行清黨,標誌國共兩黨決裂。同年8月中共在南昌發動武裝暴動,第一次國共內戰開始。
草頭相對草頭人。
解:指國共內戰雙方的主角人物:第一個「草頭」指「共」(產黨),第二個「草頭人」指「蔣」(介石)。那麼第一個草頭「共」對應的主角人物是誰呢?
到尾只是半縮龜,
洪水橫流成澤國,
路上行人背向西。
解:「尾」字取一半是「毛」。
「洪水澤國」喻「澤」。
「背向西」指「東」。
「洪水橫流成澤國」也隱喻此人將給中國帶來深重災難。
(三)二戰日本侵華
日出東,日沒西。
家家戶戶受慘淒。
解:日本從東而來發動侵華戰爭,被來自西方的美國投下原子彈後投降。
民眾遭受戰爭的殘害。
德逍遙,意逍遙,
百載繁華一夢消。
解:「德」指德國,「意」指意大利。「逍遙」喻脫離戰亂,指投降。
德國和意大利是日本在二戰時的同盟國。相繼戰敗投降。
從十九世紀中葉的明治維新到1945年二戰投降, 日本近百年的帝國之夢從此煙消雲散。@#
(未完待續)
責任編輯:李婧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