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逸事:洋人磕頭

作者:鄭重

作者以幽默詼諧的誇張手法,塑造了令人難以想像的大魚形象,表達了自己嚴肅的生活原則。(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449
【字號】    
   標籤: tags:

洋人磕頭

十九世紀末,八國聯軍先後占領了天津和北京。清政府屈膝求和。

據說,「議和」會議開始前,某國一位代表對清政府的代表說:「對聯,是貴國特有的一種文學形式。現在我出一聯,你們如能對上,我給你們磕五個頭,如對不上,你們磕頭。」說罷,念出上聯:「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在「琵琶琴瑟」四字上面,共有八個「王」字,用來指代「八國聯軍」,同時,也用以炫耀征服者不可一世的狂妄氣焰。

只見代表團中的一位書記員,投筆而起,鏗鏘答對:「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魑魅魍魎」是傳說中能害人的四種妖怪,聯語不僅對仗工穩,而且以蔑視的口吻,嚴厲譴責了帝國主義者像害人的「小鬼」一樣,經常侵犯我國主權的罪行。那位洋人不得已向北、半蹲半跪地磕了一個頭。

眼前怒民

有一個貪官,寫了一副門聯:「眼前皆赤子,頭上有青天。」自誇門聯寫得好,揚言誰能改動一字,以重金相謝。

誰知過了一夜,門上貼了許多修改的對聯。第一副是:「眼前皆黑地,頭上有昏天。第二副是:「腹內皆狗肺,胸中有狼心。」第三副是:「眼前皆怒民,頭上待鋼刀。」……

那個貪官,再也沒有勇氣,去看第四副、第五副改寫的對聯了。 @*#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個大鹽商,聽說鄭板橋的字畫名聲很大,堂屋裡要是掛上一副鄭板橋的親筆對聯,他也就能擠進「雅士」的行列了。於是,便向板橋求字。鄭板橋開口要一千兩銀子。
  • 曉嵐對出下聯:「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杜甫在〈曲江〉詩中說:「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後人以「古稀」代稱七十歲。下聯所言,正好也是一百四十一歲。
  • 「上聯是:似者像也,像虎、像豹、像豺狼、不像州主;下聯是,慈者愛也,愛金、愛銀、愛錢鈔、不愛黎民。橫批是:不成湯水。」這副壽聯確實是按「湯、似、慈」的姓名聯成的。
  • 乾隆年間,江西萍鄉劉鳳誥應試,中進士第三名。但劉鳳誥有一目失明。殿試時,乾隆見其貌不揚,不想取他,故出對曰:「獨眼不登龍虎榜。」劉鳳誥對曰:「半月依舊照乾坤。」
  • 舉子們聽說主考官是個北方人,想奚落他,居然在王爾烈的館驛門旁,貼出一個上聯:「江南千山千水千才子。」
  • 王傑得中頭名狀元後,一天,乾隆命群臣為金殿擬寫一副對聯,要求上下聯各三個字,橫額五個字,既要頌揚皇帝聖德,又要囊括萬里河山。
  • 他見趙中元頭戴舊草帽,身穿破棉襖,心生厭惡,就很瞧他不起,朝他詠出一句(上聯):「穿冬衣、戴夏帽,撓亂春秋。」 趙中元隨即回敬那個知縣一句(下聯):「生南方、到北地、不成東西!」
  • 才子宋湘見了,在那對門的中藥鋪門前,也貼出一副對聯:「生地一,熟地一,生熟地一」附(父)當歸…
  • 這些記載說明音樂可以「通靈感物」、「萬物皆化」,使草木有情、魚鳥有知。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用極為誇張的說法,來渲染音樂的魅力和作用。
  • 歌德說,「中國人民有無數的這類小說,而且他們有這類作品的時候,我們的祖先,還住在樹林子裡面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