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双色球历史数据下载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家教珍事:一憑陰德 二文章

羅忍

父親寄板打狀元,奇事出奇況。(素惠/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454
【字號】    
   標籤: tags: , ,

吳訥,字敏德,號思庵,常熟(今屬江蘇)人。早年,他有一段不平凡的經歷。當年他的父親吳遵,因事獲罪,被囚在京城。吳訥向朝廷上書,要求以身相代,替父親吳遵坐牢。不料,吳遵卻已經不幸去世了。吳訥受到這件事的刺激,便發憤讀書,因而學業大有進步。明代永樂年間,吳訥因為善醫,被推薦到京城,後來擔任監察御史。宣德年間,又到福建、浙江等地為官,很有政聲,每次要離任時,百姓都到官府中加以挽留。後來他到南京任右僉都御史、左副都御史等職。

吳訥同時也是明朝的一位著名學者,博覽群書,特別是對於性理之學,很有研究,多所創見。他有《文章辨體》、《思庵文粹》等著作傳世。特別是《文章辨體》一書,對後世的文體學,有很大影響。(史籍中稱讚他「所著書,皆可垂於後」。)

吳訥平時布衣蔬食,生活儉樸。當時的地方官,見他家中房舍破舊,想要為他修葺,吳訥卻堅持不肯。

吳訥有個外孫,名叫錢昕。錢昕的父親不入正道,常做一些不法之事。吳訥沒有辦法勸阻女婿,但十分擔心外孫被女婿教壞,便主動承擔起教育錢昕的責任,常親自教導他。有一次,錢昕要去參加科舉考試,吳訥特地寫了一首七絕,贈送給外孫。詩是這樣寫的:

阿昕今喜赴科場,

南北奔馳日夜忙。

昔日曾聞先輩語:

一憑陰德二文章!

這後兩句詩,是說要想考中科舉,首先要靠積陰德(做了好事而人不知,叫積隱德),其次才是靠文章寫得好。這話不是迷信,而是天理。吳訥告誡外孫,不要跟著父親學壞,要多做善事,不計名利,注意自己的品德修養。

錢昕牢記這首詩的教導,後來考中了秀才。吳訥為了防止外孫少年氣盛,驕傲自滿,特意令他親自手持箕帚,經常洒掃庭院房屋,讓他用勞動來克服「驕」氣和「嬌」氣。

錢昕長大後,果然沒有辜負外公吳訥對他的一番悉心教育。明正統十年(1445年),錢昕考中進士,擔任永州知府,成了一個好官。當時人對吳訥教外孫事,十分感慨,讚嘆道:「吳家外公,錢家小哥,教者真是能教,受者真是能受。」(《明史‧吳訥傳》、《戒庵老人漫筆‧吳文恪公教外孫》)@*

責任編輯:梁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社交媒體Instagram上有一段可愛幼兒摺疊衣服的視頻,不僅收穫數千萬網友點閱,還引爆一場意想不到的網絡激辯。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驚訝地發覺幾乎每個在機場跟飛機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雖然我理解帶著小孩旅行並在中途長時間的停留期間讓他們保持盡興的困難,但我不禁想,我們通過讓他們過度使用屏幕時間,以此可能為孩子們製造了哪些影響深遠的問題。
  • 在當今數位時代,無所不在的科技產品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和舒適,但也造成了負面影響,例如對這些產品過度依賴甚至上癮、隱私權被侵犯、記憶力衰退等。現在連育兒專家都大聲疾呼,不要讓小孩過度沉溺於科技產品,不要讓這些產品替你養育小孩。
  • 人們有時候難免會因為某些事情生氣,這是一種很複雜的情緒,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破壞人際關係,甚至引發衝突。而為人父母者對於孩子的生氣,往往會感覺很棘手。現在,有專家分享了有效的解決之道。只要在孩子生氣時說一句短語,他們馬上會鎮定下來,無論他們年齡多大都是如此。
  • 眾所皆知,聽古典音樂有益身心健康,坊間也有出售一些專門供孕婦播放給胎兒聽的胎教音樂。最近墨西哥的一項研究發現,讓胎兒聽古典音樂可以讓他們的心率變得很平穩,可能有助於他們的發育。
  • 孩子總是愛拖延?家長可用4C原則陪伴孩子去累積正向經驗。
  • 在廢棄的童子軍營地撫養在家上學的孩子意味著永遠沒有乾淨的雙手——因為他們要建造小木屋、樹樁日晷,以及在小溪邊釣魚。
  • 英文諺語說:「笑是最好的良藥。」但笑還有其他的好處。最近就有研究表明,它也可能是一種很好的育兒工具,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因此,有時候父母跟子女開個無傷大雅的玩笑,也是不錯的。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 對父母或教育者來說,最嚴重的兒童教育錯誤,就是對走上錯誤道路的兒童預言悲慘的結局。這類愚蠢的預言會助長兒童的怯懦,讓情況無限惡化。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鼓勵兒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