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5月2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Ingrid Longauerová報導,張小清編譯綜合)一百年前,俄羅斯還是一個和今天全然不同的龐大帝國,疆土從東亞一直西延至北歐,81個省、20個州和1個自治區的範圍內棲居著不同的民族、部落和頭領。
1917年「二月革命」後,沙王尼古拉二世退位,同年布爾什維克人通過十月革命以暴力建立共產政權,許多人被迫背井離鄉,以逃脫紅色專政。著名攝影家謝爾蓋‧米哈伊洛維奇‧普羅庫丁—古斯基(Sergey Prokudin-Gorsky,1863—1944)就是其中之一。
化學家出身的他,在1908年拍攝了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Leo Tolstoy)的一幀彩色肖像,由此享譽俄羅斯。次年,他的彩色攝影引起了尼古拉二世的注意。攝影師與沙王及王室的會面成為他人生的轉折點:沙王提供資金並授予通行權限,讓他用膠片記錄俄羅斯帝國,這成了他畢生的志業。
十年中,普羅庫金—戈斯基走遍了沙俄的各個角落。他將列車車廂改裝為暗房,使用三色原理之攝影技術,即分開使用紅色、綠色及藍色濾光片拍攝,再放入光學裝置中成相。存世的1萬多彩色照片,意外成為蘇共暴力奪權前俄羅斯社會最生動的寫照。@*#
(續前文)
格魯吉亞婦女,攝於1905—1915年間。(Sergey Prokudin-Gorsky/LOC)
戴著鐐銬的囚犯,攝於1905—1915年間。(Sergey Prokudin-Gorsky/LOC)
移居波斯北部邊境穆甘草原地區的俄羅斯人,攝於1907至1915年間。當時俄羅斯人移居非歐洲區域受到政府鼓勵。(Sergey Prokudin-Gorsky/LOC)
中亞地區的土庫曼人與載著麻袋(內裝谷物或棉花)的駱駝合影,攝於1905—1915年間。(Sergey Prokudin-Gorsky/LOC)
歐俄北部的白湖地區,兒童坐在鄉村教堂和鐘樓附近的一座小山旁,攝於1909年。(Sergey Prokudin-Gorsky/LOC)
一位巴什基爾扳道工立於烏斯季—卡塔夫鎮的鐵路主幹線旁,該鎮位於歐俄烏拉爾山脈地區烏法和車里雅賓斯克之間的尤留贊河畔,攝於1910年。(Sergey Prokudin-Gorsky/LOC)
撒馬爾罕的織物商人,攝於1905—1915年間。(Sergey Prokudin-Gorsky/LOC)
Golodnaia草原上的柯爾克孜族牧民,攝於1905—1915年間。(Sergey Prokudin-Gorsky/LOC)
1909年俄羅斯帝國的農家女以漿果待客。(Sergey Prokudin-Gorsky/LOC)
這位身著傳統服飾立於蒙古包前地毯上的女子可能是土庫曼或柯爾克孜族人,攝於1905—1915年間。(Sergey Prokudin-Gorsky/LOC)
俄羅斯帝國的Ostrechiny地方,攝於1909年。(Sergey Prokudin-Gorsky/LOC)
中亞地牢中的囚犯正在向外看,這種傳統監獄的形制就是挖一個坑,上面再蓋個簡單的房子。警衛配有俄羅斯步槍、刺刀和統一的制服與靴子。(Sergey Prokudin-Gorsky/LOC)
1909年初秋景觀。(Sergey Prokudin-Gorsky/LOC)
莫斯科東南部臨近Dedinovo小鎮的奧卡河水壩正準備澆築混凝土,攝於1912年。(Sergey Prokudin-Gorsky/LOC)
攝影師本人在蘇納河的基瓦察(Kivach)瀑布留影,攝於1905—1915年間。(Sergey Prokudin-Gorsky/LOC)
俄羅斯保護國花拉子模的可汗。(Sergey Prokudin-Gorsky/LOC)
欲瀏覽普羅庫丁—古斯基的更多攝影作品,可移步美國國會圖書館(Library of Congress)網站專頁。@*#
責任編輯: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