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4月30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Ingrid Longauerová報導,張小清編譯綜合)一百年前,俄羅斯還是一個和今天全然不同的龐大帝國,疆土從東亞一直西延至北歐,81個省、20個州和1個自治區的範圍內棲居著不同的民族、部落和頭領。
1917年「二月革命」後,沙王尼古拉二世退位,同年布爾什維克人通過十月革命以暴力建立共產政權,許多人被迫背井離鄉,以逃脫紅色專政。著名攝影家謝爾蓋‧米哈伊洛維奇‧普羅庫丁—古斯基(Sergey Prokudin-Gorsky,1863—1944)就是其中之一。

化學家出身的他,在1908年拍攝了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Leo Tolstoy)的一幀彩色肖像,由此享譽俄羅斯。次年,他的彩色攝影引起了尼古拉二世的注意。攝影師與沙王及王室的會面成為他人生的轉折點:沙王提供資金並授予通行權限,讓他用膠片記錄俄羅斯帝國,這成了他畢生的志業。

十年中,普羅庫金—戈斯基走遍了沙俄的各個角落。他將列車車廂改裝為暗房,使用三色原理之攝影技術,即分開使用紅色、綠色及藍色濾光片拍攝,再放入光學裝置中成相。存世的1萬多彩色照片,意外成為蘇共暴力奪權前俄羅斯社會最生動的寫照。@*

















(未完待續)#
責任編輯: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