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代,范武子及其兒子范文子,都是有名的人物,都曾在晉國先、後任高官。
有一天,范文子一直到很晚,才從朝中回家來,父親范武子感到奇怪,便問兒子道:「你今天為何這麼晚才回家來?」
范文子見父親問起,臉上露出十分得意的神色,欣欣然告訴范武子道:「今天從秦國來了客人,客人一時起了雅興,在宮廷上出謎語讓大家猜。朝中大臣左猜右猜,都猜不出來,我倒是一下子猜出了三條!」說完,更顯得得意洋洋。
范武子一聽兒子的話,不僅沒有為此高興,反而發了怒,立即就斥罵兒子道:「大臣們並不是真的猜不出來,完全是出於對客人的禮讓。你小小年紀懂得什麼,狂妄無知,竟然一連三次在朝中逞能!我如今已不在朝中(當時,范武子已向朝廷告老退休,在家閒居),晉國滅亡,恐怕不會太遠了!」老頭子動了真火,越說越來氣,拿起棍棒就責打范文子,把他頭髮上的髮簪都打斷了。
這次觸及皮肉的教訓,給范文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後來,他果然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有了根本的轉變。
有一次,他受朝廷的委派,和另一將領卻成子,兩人一起打了個大勝仗。凱旋時,范文子有意讓卻成子率領軍隊先回國,過了一段時間,自己才回國來。范武子早就聽到了勝利消息,又見卻成子率領軍隊十分榮耀地回國,就是不見自己的兒子。因此,范武子一見自己的兒子,便迫不及待地問范文子道:「你不知道我是多麼迫切地想見到你,為什麼到現在才回來呢?」
范文子恭順地回答父親道:「軍隊是卻成子所帶領的,如今打了個大勝仗。如果我帶領軍隊先回來,人家會以為功勞是我的,把我當作功臣對待。我不敢和卻成子搶功勞,所以特意晚一點回來。」
范武子聽了,心裡真是高興極了,他誇獎兒子道:「現在你終於懂得對人要謙讓,我也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了。」
正因有了這樣的好家教,所以范武子的一家三代人,都在晉國立朝做官。范文子的兒子范宣子,名字叫匄(讀丐),後也掌晉國國政,能繼承祖父、父親的遺業,傳承范武子、范文子「宣法」的精神,把當時趙宣子所試行的「常法」,加以整理,著為《刑書》。他死後,趙鞅把《刑書》鑄在鐵鼎上,予以公開,對後世也產生了好影響。
(《國語‧晉語五》、《古今圖書集成‧家范典》)@*
責任編輯:梁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