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3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寶雲台灣新竹報導)2016義大利國標運動舞蹈15歲組國際公開賽,代表中華台北的熊震與熊霓在28隊選手中從初賽、複賽、準決賽、進入了決賽,在各國舞林高手中,是唯一一隊進入決賽的亞洲選手。最後拿下了摩登舞第二名,拉丁舞第三名的佳績。新年初始兄妹倆送給了父母一份大禮。
含淚播種的 必歡呼收割
熊震的母親張瓊文談到當主辦單位說出得獎者來自Chinese Taipei 時,都快哭了。這場比賽,15歲組拉丁共28隊選手,來自歐洲各國,也都是國家的代表,各組都是強者,他們的速度及爆發力是亞洲選手很難去超越的,而裁判也是來自歐洲各國的裁判,誰也不認識,但孩子們靠著每日上課及練習的時間,跳到腳底淤血,破皮,抽筋,為的就是爭一口氣!張瓊文說歐洲選手可以,我們也可以,我們真的跨出了一大步!
勤練再苦練 望成明日星
熊震9歲、熊霓7歲的時候開始習舞,今年邁入第6年。目前就讀於新竹市三民國中。當同學快樂上課、過周末、渡寒暑假時,他們沒有假期,所有的時間都在練舞中渡過。除了上課、練舞外,熊霓還得上英文課、練鋼琴、學打鼓、指甲彩繪、彩粧、武術課、體能課,亦為了能聽懂義大利老師說甚麼而開始學義大利文,時間被擠得滿滿。電視、零食、逛街、玩樂對她來說好遙遠。有時候感到累了會問媽媽,可以不要學其他的才藝嗎?媽媽總是鼓勵她,所有都是自己的喜好、也是自己所選擇的,雖然辛苦,但所學都是無形資產,終身受益。
跳舞帶給熊震很大的快樂,私底下靦腆的他,只要換上舞衣,站上舞台就像是脫胎換骨一樣,充滿了自信及爆發力。熊震很感謝父母自始至終、無怨無悔的陪在身邊照顧他們、栽培他們。父母認為要跳就要跳到最好,因此從學舞開始在國內就已拜遍所有名師。為了精益求精、每年寒暑假都出國拜師習藝。多年下來花的費用已無法計算。熊震希望能成為專業領域中的佼佼者。這樣才不會辜負父母的期望,因此他能做的就是努力再努力,練舞時無論怎麼苦、怎麼困難或遇瓶頸都要堅強面對。
國外習技藝 舞出璀璨夢
熊震、熊霓學的是國標舞。國標舞又分摩登舞和拉丁舞兩種。拉丁舞包括:森巴舞、恰恰、倫巴、鬥牛舞、 捷舞。摩登舞有華爾滋、探戈、快四步、狐步、維也納華爾滋。總共十種舞步,也就是說每次上場比賽就得跳十種舞,因此就必需多下功夫去練習舞步。習舞多年,在國內老師無法滿足兄妹的需求下,張瓊文每年利用寒暑假獨自帶著他們到國外取經,向大師級學習舞蹈的各種技巧。105年元月張瓊文帶著兄妹第五次出國移地訓練,接受更嚴格的訓練及比賽。比較不同的是這一次多了爸爸熊哲良陪著去。
在義大利一個月時間,熊震、熊霓接受摩登主教練Paolo Bosco、Silvia Pitton(世界冠軍7次得主),拉丁主教練Saverio Loria、Zeudi Zanetti(拉丁團體舞世界冠軍得主)的教學下,學到許多新知及舞技。不僅進步神速,比賽成績進步,在賽場上也吸引裁判們的注意。
國內環境差 自力求多福
學習才藝,透過參加各種比賽,除了可以觀摩、學習之外,同時也是檢視自己能力的最佳時機。習舞六年,熊震、熊霓參加國內外上百場賽事,是比賽場上的常勝軍。但也因為表現優異,在國內常遭到不公的待遇。熊哲良說舞蹈界有些協會被一些人把持著,名次常決定於特定人手中。有次熊震、熊霓跳得非常好,觀眾認為第一名非他們莫屬,結果竟遭淘汰,跌破大家的眼鏡,觀眾群還為他們向裁判抗議,但不了了之。這對小孩來說是非常的不公平,心裡也會有陰影。
代表國家在國外得名是一件很榮耀的事,相對的也希望協會會有所獎勵或鼓勵,即使是一張獎狀也好,對選手來說是一種肯定。但得到的答案總是讓人失望的。熊哲良表示對國標界感到相當的灰心。張瓊文說得更清楚,跟他們處境相同的人都知道,在台灣舞蹈界裡是NO money、NO lesson、NO mark,所以只能自力求多福。
只要肯努力 行行出狀元
談到熊震、熊霓,三民國中校長洪碧霜讚譽有加,尤其是對他們在學校處處謙恭有禮及守秩序的表現更是豎起大拇指。洪碧霜認為除了父母教育得好,跟他們跳舞也有很大的關係。現在的小孩大多嬌生慣養,很多都吃不了苦,而熊震、熊霓兄妹從小在習舞中吃了許多的苦,遇許多挫折,在不斷磨練下比同儕間來得成熟。熊哲良是學校現任家長會會長,因此有較多了解。對他們夫妻將一生精力、財力放在孩子身上,相當佩服,因為這畢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
在以前,人們總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觀念。但時代不同了,只要是走正向的、擁有專業領域的都會贏得人們的敬重。熊哲良說為了要朝職業之路前進,雖然知道往後的路一樣艱辛、要付出更多代價,只要兄妹繼續努力與堅持,他會支持到底,他相信只要肯努力,行行都會出狀元的。
責任編輯:鄭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