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03月03日訊】臺灣宜蘭龜山島外海60海哩暗藏一座「海底古城」,這座建築在半世紀前,由一群潛水客無意中發現;最近日本學者調查發現,這座古城應是1.5萬年前、沖繩島還與大陸連在一起時的「姆大陸文明」,因為地震引發的地質變化而沉入海底。
臺灣媒體報導,日本考古學家在海底發現大石柱和類似古城的建築,用電腦合成,繪製出遺跡復原圖,包括神殿、金字塔,牆上還有精緻的雕刻,就像傳說中的海底龍宮,推測可能是距今約1萬5,000年前的「姆文明」。
中國萬花鏡網日前刊登一篇名為〈因地震沉入深海:台灣宜蘭海底驚現神秘金字塔!〉的文章,引發兩岸媒體和民衆關注。
據報導,由日本沖繩琉球大學教授木村政昭率領的海底調查隊,在過去兩年於石垣島延伸的海底,陸續發現各種不同的石砌建築、柱穴、靈石、人頭雕像、拱門及幾合圖形的海龜等,甚至也發現了雕刻在石牆上的「象形文字」,此外還有高達數公尺的人頭雕像,其五官及臉孔仍清晰可辨。木村認為這與所謂的「姆大陸文明」相符。
本世紀初美國學者柴吉吾德提出的「姆大陸文明」認為,有史以前的太平洋全域,包括日本、沖繩及臺灣等都還是整片相連的大陸,在這一塊比南美洲還大的土地上,曾有過高度發展的「姆大陸文明」。
臺灣文化大學歷史系教授周健曾表示:「這座建築位於龜山島60海哩,在日本與那國島南端,若不是半世紀前潛水客無意發現,整整兩個足球場大的遺跡可能就此葬身海底。 他說:「遠古時代三大洋,太平洋叫做『姆大陸』,臺灣在最西北角,臺灣海峽是沒有的,它是整個陸地到日本這邊,跟大陸連在一起後來沉掉了。」
古城外牆不但有巨型人臉雕像,許多石塊上更出現了象形文字。專家推估,海底古城極有可能是,距今一萬五千年前史前時代的古文明,因為遭逢某些變故,才在一夕之間突然沉入海底。
責任編輯: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