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現代散文

《商道》生意經(7)戒盈杯的玄機

如何避免危機

林尚沃成為韓國首富之後,面對自己幾輩子也花不完的巨額財富,曾一度感到十分茫然。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筆財產。於是,他再度來到秋月寺,向石崇大師求教。石崇大師外出雲遊。留下一只喝茶用的杯子給他。這只杯子只能倒七分滿的水,如果全滿,一杯水都會消失。林尚沃帶著石崇法師送他的禮物——戒盈杯上路。戒盈杯上有八個字:戒盈祈願,與爾同死。

林尚沃被朝廷破格封官後,電視劇中著力渲染了林尚沃治理地方經濟的才能,比如一個貧困縣原來的官吏死板的恪守朝鮮王室的規定,要求當地百姓以種植莊稼為主業,但因為當地是貧瘠的山區,百姓們因為收成不好,紛紛失去自己的土地。林尚沃發現當地盛產漆樹,就鼓勵百姓們製作螺鈿漆器,並用自己的商業關係幫助百姓聯繫銷路,出口給大清,使當地百姓迅速脫貧。這樣幾件事做下來,林尚沃在所執政的幾個地方都贏得了百姓的口碑,可以說這時的林尚沃走上了人生的最高峰。朝鮮王還想要給林尚沃陞官,他的手下覺得這真是好的不能再好了,他卻察覺出是人生中的第三次危機將要到來,拿出石崇大師給他的第三個破解危機的法寶——戒盈杯,林尚沃從這只不能灌滿的杯子中悟到,人不可擁有太多的好處,否則將遭致他人的妒嫉,給自己帶來災禍。於是他急流勇退,辭官而去,避過了第三次危機。

滿招損

但生活中的林尚沃並沒有那麼理智,第三次危機中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失去了他最敬重的人和最心愛的人才,在痛徹心肺、刻骨銘心的痛苦中覺悟。

他在人生的頂峰時刻也曾被自己擁有的財富和地位沖昏頭腦。應親眷們的要求,他修建了一所龐大的宅院,讓遠親近鄰們搬到一起同住。這時,人生的第三次危機發生了,郡守林尚沃鋃鐺入獄。入獄的表面原因是林家蓋了豪華私宅,規模堪比朝鮮王宮,導致朝臣們的不滿,有人上書給了朝鮮國王。此事讓林尚沃察覺到自傲的心已經膨脹了。但卻有人告知他,其實這次入獄更深的原因是為了一個女人:松伊。

林尚沃任郭山郡守時,發現了不曾相識但卻非常眼熟的美麗聰慧的官妓松伊,由於好奇心驅使,幾經周折,他發現松伊是參與兩西之亂的好友李禧著的遺腹子,出於對好友的義氣,他又拿起了「救人的刀」,不避忌諱,公然納松伊為妾,想要幫她解除官婢的身分。

然而就像石崇大師所言,這把刀是既可殺人也可救人的。林尚沃與松伊相愛了,從修煉上說,這是林尚沃心性上未去淨的色慾之心大爆發,在現實社會中,報應隨之而來,有官吏察覺他竟然和朝鮮國王認定的大逆罪人打得火熱,還要幫助大逆罪人的孩子開脫懲罰,這樣的行為對於朝廷來說是無法原諒的。林尚沃坐了牢、又被流放,監視居住。

靈性的戒盈杯以命換命

利用備邊司來流放地巡查時,林尚沃擺下宴席請來查看他的情況的官員喝酒,希望官員回去後能夠向朝廷美言,幫他解除流放。來查看林尚沃情況的備邊司也不是個省油的燈,美味的宴席還不能吸引他全部的注意力,他仔細觀察林尚沃的家,發現一只酒杯被珍藏在架子上,認定那一定是林尚沃最好的杯子,要林尚沃用這只杯子招待自己。林尚沃只在杯中斟上七分酒,備邊司認為是不敬,每每要求斟滿戒盈杯,可杯滿則自空,備邊司視為魔鬼作祟,怒摔戒盈杯。林尚沃心痛的撿回戒盈杯,發現碰碎了的杯口竟然在流血!原來戒盈杯是有靈性的。類似的記錄在中國的古籍中很多,很多珍貴的器物和古樹之類的都會在受傷或被破壞時流出人一樣的鮮血。

這一刻,戒盈杯殺身成仁,因為打壞了林尚沃珍愛的杯子,備邊司雖然嘴上強硬,但心存愧疚,回到朝廷後果然為林尚沃美言了,林尚沃被釋放回家,走出了第三次人生劫難。林尚沃悟到是戒盈杯用自己的生命救了林尚沃。

林尚沃明白了大師是用「貪得無厭卻反而成空」的古訓警示林尚沃,人世間的一切不幸均源於人的貪慾,自我滿足之心才是人生自然之理!林尚沃自省,自己蓋起了近百間的大宅院,後又墜入相思河而愛上了松伊。這些都是滿足自己膨脹的慾望。石崇大師早預料到林尚沃會有這一天,為了使他警惕貪婪之欲而送戒盈杯。告誡他「一切悉得之日,正是退讓之時」。因此,人越是有所成就,越要保持理智清醒的頭腦,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慾望,知足長樂。林尚沃向戒盈杯下拜,發誓一定要從商道中悟到天道。

恩師辭世的心靈衝擊

得救的林尚沃一心想感謝石崇大師,他重返秋月庵,卻得知石崇法師在戒盈杯破碎流血的那一刻吐血圓寂。而且大師預感到自己將圓寂,在弟子們的要求下做了「臨終偈」:

「七十餘年游夢海,今朝脫殼返初源。千古旅情百代事,浮雲起滅月虧盈。」長老的骨灰發現了三十餘顆晶瑩剔透的舍利子。林尚沃這才明白了戒盈杯上的第二句話「與爾同死」的意思:這是石崇大師所作的「自己將與戒盈杯同命運」的預言!

戒盈杯是由朝鮮陶瓷第一名匠禹明玉製作。禹玉明的一生坎坷不平。可他享盡了各種名譽和快樂,在製瓷技藝達到頂峰時不知人生將向何方,曾深陷酒色,後又幡然醒悟,這位回頭浪子畢其全身精氣打造了神器戒盈杯,把自己領悟的法理真諦通過這個杯子表達出來,之後禹玉明從人們的視線中消失,而金剛山多了一位石崇大師,他的命是與戒盈杯聯在一起的,又把這只融貫了自己的精氣與悟道的杯子送給了他認為最有希望悟到佛法的林尚沃,並在危難時刻用自己的生命為代價使林尚沃明白「人真正的慾望不是滿足而是自足」的道理,用自己的性命救了林尚沃的命!

深刻的反省膨脹的慾望

以前石崇大師給林尚沃的任何一次棒喝也不如這次大師的圓寂對林尚沃的打擊如此巨大。林尚沃走進大雄寶殿虔誠地在佛祖像前跪下,開始回憶起自己下山後在娑婆世界(指凡世)30年人生的風風雨雨。就像石崇大師的臨終偈所說的游「夢海」一樣,人生一切只不過是往昔的外殼,興亡盛衰百代之事只不過是過眼煙雲,到最後都化為烏有,一切成空。佛家說人的一生有多種煩惱,還有本能的貪心等執著心。儘管人們明白追求金錢和權力、名譽與女人的慾望難以全部實現,但在心裏卻總是難以割捨。因此,為消除種種誘惑,佛教徒每天要對佛跪拜108次,來反省自己的煩惱,這是謂「修道斷惑」,通過這種修煉一點一滴地消除執著。林尚沃要向佛祖行千次跪拜。

這天早晨,聽著鐘聲的林尚沃變得大徹大悟,《稼圃集》裡他用一首詩表述了他當時的感覺。詩名為《秋月庵晨鐘》:

野村喔喔呼更鳥,

山寺隆隆報曉鐘。

天風欲破人間夢,

引下千層萬丈峰。

這是一首歌頌感悟佛理的「悟道頌」。在這首詩裡,林尚沃以偈語的方式,表達了他從癡夢中醒悟、沐浴天國之風的感受以及自己對衝破層層纏附於身的凡塵業障的感悟。林尚沃破解了石崇的禪言:「這個杯子不但會幫你擺脫你人生的最後一個危機,還會使你成為空前絕後的巨富。」不是指林尚沃今後要成為商賈中的甲富,而是預知林尚沃通過感悟慾望有限、節制慾望而實現的自我滿足的「自足」,才真正是他變成天下甲富所應遵循的商道,這樣的悟道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

唐朝有位居士拜訪藥山師父後下起了大雪,居士不禁說道:「好雪片片,不落別處。」乍看雪花好像隨便落在甚麼地方,但卻不會堆積在一起,所有的雪花落下後,卻使整個世界變成了一個銀色王國。石崇大師曾開示說:「世界萬物,專找不應該落腳的地方落腳的也只有人。只有人常常想往高處走、好處走,一旦落腳就不想他處。因此,人連雪花都不如。」

林尚沃醒悟到,自己的商業和自己的財富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並不是自己必須擁有的。

提醒人知足的中華寶器

後來,林尚沃在自己的詩集《稼圃集》自序中盛讚此杯:「生我者父母,成我者一杯也。」

戒盈杯是「宥坐之器」,中華古時國君以天道作為王道來訓誡自己,把類似戒盈杯的器物置於座右,作為對自己不要過或不及的勸戒。《荀子•宥坐》:「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此為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宥與右同,這個宥坐之器裝的空虛就會傾斜,不多不少才能保持端正,裝滿就會傾覆。是它幫助林尚沃從商道中領悟了天道。戒盈杯昭示了「滿遭損,謙受益」的真諦。其精髓在於正確把握慾望之度,這正是現代人所缺少的。希望戒盈杯的精神能夠感化那些現代社會裏享受權勢而與商人們勾結的政客、無度追求和享受金錢的商人、享受名譽的名流。@*#

原文標題:《商道》裡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生意經(7)——戒盈杯的玄機

責任編輯: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