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現10例Zika病毒感染 1例住院治療
【大紀元2016年02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韓香茗報導)截至目前,新西蘭已有10人(8例已被證實)在訪問薩摩亞或湯加後,攜帶茲卡(Zika)病毒回國,其中1人住院接受治療。
目前在懷卡托醫院(Waikato Hospital)接受治療的47歲男子,自1月15日從湯加回國後,出現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Barre syndrome)。該疾病與茲卡病毒有關,嚴重者可致癱瘓。目前該男子狀態穩定,有望完全康復。
新西蘭衛生部稱,該病毒通常被認為是輕微疾病,但此前有少數病例出現額外的併發症。衛生部首席醫療官唐.麥基博士(Dr Don Mackie)說, 茲卡病毒感染病例大多是良性的,不過,巴西近期出現的嬰兒出生缺陷與該病毒有關,目前證實已有4,000個感染病例。
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陳馮富珍(Margaret Chan)1月29日警告說,隨著南美及其它地區共23個國家出現新感染病例的報導,茲卡病毒的威脅已經令人震驚。
世界衛生組織2月1日表示,強烈懷疑茲卡病毒是造成拉丁美洲(特別是巴西)及太平洋地區數千個小頭畸形(microcephaly,又稱小頭症)病例的原因。該病毒正在美洲爆炸性蔓延,預計可能會影響400萬人。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安妮.斯庫查特(Anne Schuchat)說,美國已有31例去過太平洋島的公民感染了茲卡病毒。
茲卡(Zika)是一種由蚊子傳播的病毒,1947年最初發現於烏干達,5年後非洲首次出現人類感染的報導,之後傳播至太平洋,近期蔓延至拉丁美洲。
與此前引起全球恐慌的埃博拉(Ebola)病毒不同的是,很多人即使染上茲卡病毒,也察覺不到。茲卡病毒的發病率是五分之一,發病者會在最初兩週內出現不適症狀,最多持續一週。
受感染者可能出現類似登革熱(dengue)的症狀,包括頭痛、發燒、肌肉和關節疼痛、紅皮疹、眼紅等。目前對茲卡病毒感染沒有疫苗或治療措施,只能靜等其消退。
新西蘭衛生部提醒已經懷孕或計劃懷孕的女士,要格外小心,避免接觸到病毒。新西蘭奧委會也建議懷孕或希望近期內懷孕的運動員不要參加今年8月的巴西奧運會。
據確信,只要不去南美及太平洋等茲卡病毒高發地區,不接觸感染病例,不會感染此病毒。
目前新西蘭出現的10例感染者中,有4人去過湯加(Tonga),4人去過薩摩亞(Samoa),另外2人不詳。2015年新西蘭報導的感染病例為6例,截至目前,今年的病例已經高於去年。
責任編輯:張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