澠池道中的俠義客商
在通往澠池的路上,有一輛車裝滿了瓦甕(陶器)堵在了一段狹窄路上。正趕上天氣寒冷冰雪很滑,太陽馬上就要落山了。這時路上官車、私車、作生意的、旅行的……排成一長隊,馬匹就有幾千,密密麻麻地擁擠在瓦甕車後面,沒有任何辦法。
這時一位叫劉顏的客商趕車也來到這裡,問車上的瓦甕值多少錢?車主回答說:「七八千。」劉顏馬上打開袋子,取出價值七八千的上等絹,當場給了那瓦甕車主。然後立即斬斷繩子,把瓦甕全部推下山崖。不一會兒車上沒有了瓦甕,車子輕了得以前進。擁擠在後面的車主們也就歡快的呼喊著迅速地向前走去。
這位澠池道中的俠義客商,他的做人原則有兩點:一是願意損己惠眾;二是能夠立除阻礙前進路上的絆腳石、攔路虎,而不惜代價!若是這樣的人當了國家的領導者,這個國家一定會國泰民安,興旺迅進!(據馮夢龍《智囊》)
--摘編自正見網 #
責任編輯:魏春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