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份:後期帝國——西羅馬帝國的滅亡
公元395年~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
公元395年~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
這個時期是羅馬帝國滅亡期。西羅馬名存實亡地存留到公元476年,隨著最後一任奧古斯都羅穆路斯的被廢而徹底滅亡,而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的東羅馬帝國一直存續到1453年。
一.分裂後的東西羅馬帝國(395年~476年)
公元395年,狄奧多西一世臨終前,把羅馬帝國分別交給自己的兩個兒子統治。以米蘭為首都的西羅馬帝國,由幼子霍諾里烏斯統治;以君士坦丁堡為首都的東羅馬帝國,由阿卡狄烏斯統治。
狄奧多西一世的本意與戴克里先一樣,傳位兩個兒子只是分治帝國,但歷史的變遷,帝國的內憂外患各方面原因卻造成帝國永久的分裂,國運的衰微使得這個叱吒歐洲大陸四個世紀的龐大帝國再也沒有復歸一統。

1.
西羅馬帝王:霍諾里烏斯(Honorius 395年~423年在位)
東羅馬帝王:阿卡狄奧斯(Arcadius 395年~408年在位)
羅馬將領:斯提里科(Stilicho)
西哥特王:阿拉里克(Alaricus)
霍諾里烏斯繼位時年僅11歲,因此實際政權掌握在狄奧多西的託孤重臣――優秀且忠誠的將領斯提里科手中。這位有著蠻族血統的羅馬將軍在狄奧多西時代便展現他卓越的軍事才能,此後的歲月中,他更是盡心竭力地維護著帝國的統治。

被史學家稱為「最後的羅馬人」的斯提里科將軍是後期羅馬史上唯一值得稱道的羅馬統帥。
在狄奧多西一世時代,被征服並被編入輔軍的西哥特人在狄奧多西去世後撕毀與羅馬帝國的協約,首領阿拉里克成為國王,在他的帶領下,西哥特人開始對羅馬帝國持續15年的大規模入侵。
公元395年,阿拉里克率領西哥特人進入希臘,洗劫科林斯、阿爾戈斯和斯巴達等城市,並在雅典勒索到巨額贖金。
當阿拉里克肆無忌憚地在帝國領土上洗劫蹂躪時,斯提里科率軍趕到,擊敗阿拉里克。

但正當斯提里科集結軍隊打算乘勝追擊徹底消滅阿拉里克之際,卻被來自東羅馬帝國王宮的旨意所阻止。
兩年後,得到喘息的西哥特人再次入侵羅馬帝國,在馬其頓行省再次被斯提里科擊敗,阿拉里克逃入山中。
公元401年,阿拉里克與東哥特人首領拉達蓋蘇斯聯手進攻羅馬帝國。在雷蒂亞,斯提里科打敗東哥特人與阿蘭人、蘇維匯人和汪達爾人的聯軍,之後迅速回師迎擊入侵意大利的西哥特人。
公元402年復活節,斯提里科打敗阿拉里克,奪取他的營地並俘虜他的妻子,阿拉里克及部分手下逃脫。
公元408年,功高蓋主的斯提里科遭政敵陷害,在西羅馬帝國都城拉文那(402年霍諾里烏斯遷都於此)以反叛罪被處決。
史學家記載,斯提里科在返回拉文那之前有意識到此行的危險,他的部下都反對他奉命解職回王宮的決定。對於此時的斯提里科而言,以武力反抗的話,是絕對保證可以得勝的,但那些反對派不僅環繞在帝王左右,即使帝王本人也忌憚他的勢力,反抗即代表背叛帝王,更是背叛當年託孤的先王,這是被史學家稱為「最後的羅馬人」的斯提里科絕對不願做的事。
也就是這份對帝國和帝王的忠誠促使他僅帶幾名部下便進入帝都。在被抓捕之後,斯提里科還是有機會為自己辯解,但他甚麼也沒做,因為他擔心自己與政敵之間的爭鬥會加劇羅馬帝國內部分裂,導致局面更加惡劣。

傳說,當阿拉里克聽到斯提里科被霍諾里烏斯殺死的消息後,仰天大笑道:「再也沒有人能阻止我去羅馬了。」當手下將軍詢問大王打算從哪條路進攻羅馬時,阿拉里克哈哈大笑著說出那句千古名言——條條大路通羅馬。
霍諾里烏斯聽信讒言處決斯提里科的舉動,大大激怒了斯提里科麾下能征善戰的兵將們,他們幾乎全部加入了阿拉里克的軍隊,以求阿拉里克帶領他們殺回羅馬為他們的將軍報仇。
公元408年,阿拉里克兵臨羅馬城,帝王霍諾里烏斯嚇得躲起來,元老院迫於無奈交出5,000磅黃金、30,000磅白銀和眾多的金銀珠寶換來解圍。
409年,阿拉里克再次兵臨城下;終於在公元410年,阿拉里克第三次圍城時攻入羅馬城,燒殺搶掠、大肆洗劫,這座有著1163年輝煌歷史的「永恆之城」,第一次慘遭蠻族蹂躪。

阿拉里克洗劫羅馬後,本打算繼續進兵西西里和北非,計畫因他突然病逝而中斷。阿拉里克死後,繼任的弟弟阿道法斯與西羅馬帝國結盟,退兵高盧、西班牙地區,並娶了霍諾里烏斯的同父異母妹妹普拉奇迪亞。
霍諾里烏斯統治期間,西羅馬帝國不斷遭受外敵入侵和內部反叛。他與其兄東羅馬帝國帝王阿卡狄烏斯一樣,不僅自己治國無能,還嫉賢妒能,聽信讒言自毀長城,殺害了當時帝國唯一有能力抵禦外敵的忠臣良將,導致羅馬城遭受前所未有的浩劫,同時也導致西羅馬帝國進入無法挽回的分崩離析殘局。@*
責任編輯:畢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