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海證券稱假章案涉債券金額不超過165億
【大紀元2016年12月22日訊】大陸的國海證券「蘿蔔章(指假章)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國海證券22日稱,該公司對收到的偽造公司印章私簽的債券交易協議進行了初步統計,涉及債券金額不超過165億元。據報導,國海證券一債券團隊原負責人私刻公章冒用國海證券名義,讓廊坊銀行代持的債券出現巨額虧損。
由於「蘿蔔章」事件導致機構人人自危、信用危機不斷蔓延、國債期貨下跌。為避免更大規模的市場動蕩。12月20日,中國證券業協會召集涉事的近30家機構連夜開會。經過長達5個多小時的談判,最終國海證券承認履行代持協議,但其它機構不得擠兌並共同承擔一定的風險。
12月22日,國海證券發布公告稱,20日,該公司與相關機構召開協調會議並達成共識:公司認可與與會各方的債券交易協議,願意與與會各方共同承擔責任。
國海證券表示,有關債券由與會各方繼續持有,其中信用債風險收益由國海證券全部承擔;利率債可以持有至到期,利率債投資收益與相關資金成本之差額由國海證券與與會各方共擔,具體細節由國海證券與與會各方協商。
此外,國海證券還對收到的偽造印章私簽的債券交易協議進行了初步統計,涉及債券金額不超過165億元,其中80%以上為安全性和流動性高的主流國債、國開債品種;信用債占比不到20%,且總體信用風險可控。
12月14日,有大陸媒體報導,國海證券一債券團隊原負責人張揚用「蘿蔔章」冒用國海證券名義,讓廊坊銀行代持的100億元債券出現虧損。
隨著事件快速發酵,國海證券不得不在12月15日早盤臨時發布停牌公告,並在當天稍晚就債券團隊負責人失聯一事發布核查結果。
根據事後統計,共有22間證券公司和城市商業銀行與國海證券簽署的協議加蓋了國海證券所說的造假公章,涉及總金額約200億人民幣。
大陸財經評論員葉檀對此表示,國海證券原員工私刻公章從規模看絕非一日之功,金融公司文化以及市場代持風控讓人不寒而慄。
責任編輯:許夢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