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份:中期帝國
公元193年~公元395年,這個時期是羅馬帝國衰落期。帝國命運起伏跌宕,歷經3世紀危機,伊利里亞諸帝、戴克里先的東西分治和四帝共治,以及君士坦丁大帝的統治,到最後一個完整帝國的帝王狄奧多西一世,羅馬帝國再也沒有出現過如奧古斯都及安敦尼王朝時的繁榮穩定。
一. 塞維魯王朝(公元193年~235年)
塞維魯王朝一共有7位帝王:
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Septimius Severus 193年~211年在位)。
卡拉卡拉(Caracalla 198~217年在位),塞維魯之子。
蓋塔(Geta 209~211年在位),塞維魯之子。
馬克里努斯(Macrinus 217~218年在位),自立者。
迪亞杜門尼安(Diadumenian 217~218年在位)馬克里努斯之子,與馬克里努斯共治。
埃拉伽巴路斯(Elagabalus 219~222年在位),塞維魯家族。
亞歷山大‧塞維魯(Alexander Severus 222——235年在位),塞維魯家族,埃拉伽巴路斯的表弟
1.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Septimius Severus 193年~211年在位)
康茂德死後,羅馬帝國經過公元193年之亂,最後由潘諾尼亞總督北非人塞普蒂米烏斯‧塞維魯取得王位,平息了內戰。塞維魯是首位來自非洲的羅馬帝王。

塞維魯在位時,四面征戰,奪取奧斯若恩,並將之併入羅馬帝國版圖。在穩固自己對西部行省的統治之後他再次向東方的帕提亞(安息帝國)開戰並取得勝利,劫掠其都城泰西封,將帝國版圖拓展到底格里斯河流域。他在非洲地區擴大阿拉比亞行省的範圍,並於202年在阿非利加和毛里塔尼亞發動戰役,進一步推進帝國的南部國境線。

塞維魯在位後期來到不列顛,加強哈德良長城的防禦並收復安東尼長城。他曾試圖征服喀里多尼亞(今蘇格蘭),但因病倒未能如願。
至今仍佇立在古羅馬廣場上的「塞維魯凱旋門」就是為紀念他和兩個兒子擊敗安息帝國(帕提亞)所建。

公元211年,塞維魯病逝。臨終前,塞維魯對兩個兒子留下遺言:「願你們兄弟和睦相處,讓士兵們都發財,不要管其他人。」
塞維魯帝王的戰績被後世所歌頌,但這種靠討好軍人來維持的王朝,注定不會長久。塞維魯一生南征北戰,雖然鞏固了疆土,卻未使羅馬帝國因征戰進入穩定繁榮,反而在他死後很快進入內憂外患的危機時期。
2.卡拉卡拉(Caracalla 198~217年在位)
塞維魯臨終前,指定他的兩個兒子卡拉卡拉與蓋塔為共治帝王。不到一年,卡拉卡拉就為獨掌大權而殺了蓋塔,並處死蓋塔的支持者們,包括他的前妻、前岳父。
當代人對卡拉卡拉的名字並不陌生。著名的旅遊勝地「卡拉卡拉大浴場」就是這位帝王所建。浴場佔地13公頃,能同時容納2,000人洗浴,浴場配套設施還有圖書館及購物中心。

雖然卡拉卡拉想做一個有所作為的帝王,但可惜德行能力均有限。
卡拉卡拉在位時頒布「安扥尼努斯敕令」(安扥尼努斯是卡拉卡拉正名,卡拉卡拉是小名,為人們所慣稱),賦予所有羅馬帝國出生的自由民「羅馬公民權」,以此增加提供稅收與服役的居民數量。
然而事與願違,因羅馬公民只須繳納遺產稅和奴隸解放稅,不須繳其它稅,而行省居民則每年須繳納「行省稅」。在全體居民成變羅馬公民後,「行省稅」廢除。雖然卡拉卡拉增加公民稅率自5%至10%,但遺產稅等公民稅只是一次性繳稅,少了每年的「行省稅」進項,反而造成帝國稅金收入銳減。
不僅如此,在古羅馬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公民權」是身分的象徵,甚至是一種榮譽,只有少數人才能獲得。「安扥尼努斯敕令」使得羅馬公民權失去延續數個世紀之久的魅力,羅馬公民權所帶來的義務感和責任感也不復存在,相當於動搖了帝國的認同根基。外省人、外族人從此失去努力為國貢獻獲得國家認同而得到羅馬公民權的動力。
卡拉卡拉不是個好的統治者,但卻如他父親一般有著不俗的軍事能力。公元213年,他巡視萊茵河防線與日爾曼長城,把安敦尼王朝時代修築的防禦工事成功地加強了一番。
217年,當卡拉卡拉準備與帕提亞開戰之際,卻被怨恨他的衛士馬爾提亞利斯暗殺。

指使馬爾提亞利斯暗殺卡拉卡拉的是帝王的侍衛長馬克里努斯。卡拉卡拉死後,馬克里努斯被士兵們推舉為帝王,羅馬元老院也承認這一現狀。
馬克里努斯來自北非,沒有顯赫家世,父輩是解放奴隸。
馬克里努斯為盡快回到首都鞏固帝位,在羅馬軍隊占據優勢的情形下,與帕提亞簽署不平等和約,放棄塞維魯帝王時期劃歸羅馬統治的美索不達米亞地區,並賠付對方大量金錢,歸還之前繳獲的大量戰利品等。
此行為引起羅馬軍隊不滿,在先王塞維魯的妻妹尤莉亞‧梅薩的策劃下,軍隊倒戈,轉而支持尤莉亞‧梅薩的外孫埃拉伽巴路斯繼位。
被軍隊遺棄的馬克里努斯在逃往首都的途中被士兵所殺,其子迪亞杜門尼安(被馬克里努斯任命為共治帝)也一同被殺。
馬克里努斯在位僅一年,其後由塞維魯家族來自敘利亞的埃拉伽巴路斯繼位。@*
責任編輯:畢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