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6年11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文敏台灣苗栗報導)第20屆國際茶碗好手雲聚臺灣,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苗栗工藝園區」,舉行第20屆國際茶碗展,15日上午開幕;來自25個國家,101位陶藝家參展,展出303件作品;國際茶碗展創辦人Lou Smedts表示,每位陶藝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故事與想法,藉由不同的手法,來表現泥與火之美,喚起共鳴,提升飲陶文化的藝術;該活動展期11月15日至明年2月12日。
國際茶碗展,首屆於比利時舉辦,今年已邁入第11年。Lou Smedts表示,「茶碗」自來就是生活中最簡單的器皿,有大器之形、也有溫雅之美,有輕巧之柔、也有樸拙之趣,各地不同的文化背景,豐富了國際茶陶展的特色。
Lou Smedts指出,茶碗最大特色之一,就是跨越國家、語言、文化的隔閡,成為一同分享的心靈盛宴, 並推廣臺灣茶碗茶席,帶動相關的工藝與生活美學。他並表示,茶碗為一個簡潔的器型,可以承載一個作者的風格、想法、文化背景,一個茶碗就如同創作者的一個世界,傳達信念與精神,希望透過「茶碗」極為簡單的物件,讓陶藝家能互相交流,進而擴大自身的知識領域。
竹南蛇窯二代窯主林瑞華指出,陶在台灣發展史非常短,非常多元與快速,窯爐的演變只有短短2-3百年,從最遠古與最先進的都有,從各國陶瓷領域裡,可看出台灣陶已經非常純熟,造型各有風格,各國民風不同,展出的文化也不同;引進各國茶碗,我國目前柴燒比較興盛,短短10多年比其他國家興盛豐富與活絡,且更甚於發源於日本的柴燒茶碗文化。
林瑞華表示,第20屆國際茶碗展的特色,佈展與之前苗北的展場不同,茶碗以前展3個,這次展2個;該次展覽把南投工藝園區的茶屋展出,布置得非常精緻,視覺的饗宴也不一樣。
該次展出,第一次將茶屋與茶碗完美結合展出,展場內裝置有黃甯特別為這場展覽量身打造的專屬茶屋;黃甯是聯合大學建築系老師,他帶領聯合大學建築系的學生製作茶屋。該茶屋是全台唯一的,非常有特色,是黃甯自己創作的,曾經獲得全國茶室競圖的首獎。
黃甯表示,他引領11個學生,花了4週,每一面體都是茶花,花瓣是20面體,用的是花瓣形的空間行價,插畫上有一層宣紙,宣紙上有一層紋路,是用茶葉作的茶染山水。






責任編輯: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