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洞賓的故事(二)

font print 人氣: 1925
【字號】    
   標籤: tags: , ,

東都題詩 面晤陳摶

鍾離權走後,呂洞賓自覺不宜久留終南山,便遵照老師指點到華山修煉。

呂洞賓在華山蓮花峰下的羽谷,選擇了九巖洞住下來,潛心修煉鍾離權授的《長生真訣》。他有時登山臨水,嘯傲煙霞;有時飲酒賦詩,彈琴舞劍。他結交山中的農夫、樵子、僧人、道士、隱士、劍客,更有異常之人。他在山中不感寂寞,反覺得日月如轉輪,過得飛快。

呂洞賓有時還會下山遨遊於東西兩京。為度有緣白牡丹,他混跡於妓館,在煙花場中節制自己的情感和色慾,達到坐懷不亂的修行境界。

有一次呂洞賓到了東都洛陽,在一家妓院住下。他看到了妓館的狎客揮金如土,醉生夢死;流落風塵的妓女吹笙伴唱,強露歡顏;妓館燈紅酒綠,通霄達旦。於是提筆在妓館的影壁上寫下了一首《題東都妓館壁》的詩:

「一吸鸞笙裂太清,綠衣童子步虛聲。玉樓喚醒千年夢,碧桃枝上金雞鳴。」

座落在邙山腳下的洛陽城裡居住著芸芸眾生,來來往往,形形色色。但是他們猶如走肉行屍,苦骨列列,依然不覺不悟,掙扎於無窮無盡之苦中。呂洞賓無比感慨。

一天道士陳摶來到華山,住在雲台峰下雲台觀裡。陳摶,字圖南,亳州(今河南鹿邑)人。他自幼聰慧有奇才,滿腹經論,擅長詩文。但總是屢試不第,於是絕望於仕途,便上武當山隱居學道,自號扶搖子。他學得辟榖煉氣的道術,能夠一睡經月,不飲不食。他精研《周易》,見解獨特,被稱為「高論駭俗」。其所著《指玄篇》被道教尊為高品。呂洞賓雖年長於陳摶,學道也早道行也深,可他對陳摶欽敬如師,經常拜訪請教;陳摶對呂洞賓也相敬如賓如友,無不心印切磋。

呂洞賓還有一把奇特的九龍劍,雌雄合鞘。他常告訴人這把劍的功用有三:一斬色慾,二斬貪嗔,三斬煩惱。他曾仗劍扶杖游關中,遨楚天,臨岳陽。(參考文獻《九都釋道》)#

--摘編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魏春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呂洞賓有心要度化她,發現她的院子裏有口井,就投了幾粒米於井中,並對老婦說:“你賣這井水就可致富。”老婦留他多坐一會,他也不答話,就走了。老婦轉身一看井中的水都變成了酒。老婦依著呂洞賓的留言,賣了一年的井酒,果然成了大富。
  • 呂洞賓所過十關,關關涉及切身利益,甚至危及其生命,然而憑著正念,他都闖過去了。
  • 鍾離權站在一旁,看著驚魂未定的呂洞賓,笑著說:「黃梁尚未煮熟,夢境就如此結束了。」
  • 巧的是,公子摔下馬時,正好碰上老和尚靈魂。這番靈肉合一後,世家公子便慢慢地甦醒過來。
  • 人們都知道:董奉是太乙真人派來的使者,他與三國時的張仲景、華佗齊名,並稱漢代「建安三神醫」。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離奇!男子一想結婚就會身患絕症,恢復單身就不治而愈,占卜師預言治病:一件事不做就會孤老終生。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 等大夥兒進入內室,只見壁間掛了一幅趙子昂所繪之馬,內有一匹,毛色與丟失的馬兒非常相似,馬尾巴處被香頭的火炷所燒。此時崔生方始悟到,那馬,原來是東鄰家的畫中之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覺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