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逸事:御史吃「屎」

font print 人氣: 283
【字號】    
   標籤: tags:

明朝初年,有位詩學杜甫的文士袁凱,因才華閃爍,連中三元,累官至朝廷御史。

當時,明太祖朱元璋為鞏固中央集權,動輒殺人。一次,又令袁凱將一批死刑案卷,送皇太子覆審。那皇太子生性忠厚,主張寬大減刑。袁凱如實稟報太祖。朱元璋聽後問他。「朕主張斬,皇兒主張赦,愛卿意下如何?」

袁凱素知其殘暴,於是巧言相叩:「萬歲主斬乃為嚴法,太子主赦出於仁慈。」朱元璋聽後,臉色頓沉,認為袁凱狡猾,兩面討好。袁凱見狀,當即佯裝瘋癲。

放歸後,朱元璋暗中派人探明真假。只見他披頭散髮,滿口胡言,還趴在後院撿狗屎吃。朱元璋聽報,這才算了。

其實,那是預先用稀糖拌著熟飯捏製,乘夜撒在地上的。直到朱元璋死後,袁凱才敢梳洗整裝,恢復常態。

(事據明代袁凱《海叟集》)@*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晚清文士張起南,字味鱸,號橐園,才思過人,嗜「謎」成癖。
  • 劉禹錫是中唐時期的著名詩人。他的許多詩,精神昂揚,清新高遠,確有一代大家的非凡氣象。「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是千古名句。其實他的佳篇名句,遠不止此。
  • 紀曉嵐素聞這位權臣的幾個寶貝兒子,全是聲色犬馬的浪蕩公子,便揮筆寫了「竹苞」二字。
  • 有一日,北宋翰林大學士蘇東坡,邀高郵才子秦少游,遊花亭飲酒賞菊。
  • 于謙的剛正不阿與巧言相譏,使兩個奸臣吱吱唔唔,無言以對。
  • 元朝至順年間,施耐庵因不願為權貴欺搾百姓,憤然辭去了杭州錢塘縣尹的官職,回到了老家蘇州。他一面教書謀生,一面根據梁山泊故事的話本,寫作長篇傳奇《水滸傳》。
  • 據戴延年《秋鐙叢話》記述,清代文學家畢沅在陝西當巡撫的時候,一次帶著隨從出訪,途中在一所寺廟裡投宿。是夜,畢沅與老和尚在禪房對坐品茗,開著玩笑。
  • 今年清明節,我們無法回去掃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義從來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銘記逝去的親人,而是在心中點燃一盞不滅的燈;是不讓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遺忘,讓他們的信仰得以延續;是讓活著的人依然懷揣希望,更是堅守他們未能走完的路,讓正義與真相薪火相傳。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著的人連在一起,陰鬱而沉重,它讓人的感情變得脆弱。對故者的緬懷,對生命的思索,在生與死的對話中禪透生之意義。心靈由陰鬱而透明,進而變得輕鬆、愉悅。
  • 東方文化陀山鸚鵡的名言,應沿襲原話為好:嘗僑居是山,不忍見耳!鸚鵡的境界亦於此,陀山曾經擁有,今生彌足珍惜!故鄉常州為筆者曾居地,我將其揣入懷中,時時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噓雀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