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遊」的儒勒.凡爾納

作者:文宇
font print 人氣: 317
【字號】    
   標籤: tags:

十九世紀,西方文學天才輩出,法國更是巨星雲集之地。雨果、巴爾扎克、大仲馬、喬治.桑、司湯達、福樓拜、左拉⋯⋯均為十九世紀活躍在法國的文壇巨匠。當時,各種題材的文學名作紛紛問世,如天上群星般交相輝映,而儒勒.凡爾納(法語:Jules Gabriel Verne)的科幻小說,正是這璀璨星空中的一簇耀眼的星光。

儒勒.凡爾納(1828年-1905年)出生於法國南特。1847年十九歲的凡爾納被父親送到巴黎學習法律,但在巴黎濃厚的文學藝術氛圍的熏陶下,凡爾納對戲劇產生了狂熱的興趣,他違背父親的意願,放棄法律專攻文學,並於1850年發表了他的第一部劇作《氣球上的五星期》。

據記載,凡爾納在巴黎圖書館中花費了相當多的時間鑽研地理、工程和航天等科學,繼而開始創作後來成為科幻小說經典作品的《地心遊記》、《從地球到月球》、《海底兩萬里》。

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的凡爾納,其作品中許多的設想及描述在今天成為了現實。因此,人們對他的認知從開始的小說家、科普作家、博物學家等等,進而到科學家、預言家。人們漸漸發現,凡爾納的那些「科學幻想」,並非僅僅是「天馬行空」。

當代許多科學家曾坦承,自己受凡爾納作品的啟迪,走上了科學之路。

「潛水艇之父」——美國科學家西蒙.萊克在自傳中寫道:「儒勒.凡爾納是我一生事業的總指導。」

飛躍北極的海軍上將伯德曾說,凡爾納是他的領路人。

氣球及航海探險家奧古斯特.皮卡德、無線電發明者之一的馬可尼,在談到他們的創造發明時,都說是從凡爾納的科學幻想小說中受到了啟發。

法國的利奧台元帥甚至認為:現代科學只不過是將凡爾納的預言付諸實踐的過程而已!

雖然世人把凡爾納當成了科學先驅,但凡爾納卻否認自己對科學有過特別的興趣——「只是對用它來創作發生在異域的戲劇性故事特別感興趣。」

凡爾納沒有接受過科學方面的教育,他自己也否認人們給予他「科學小說家」、「預言家」的稱號,他強調自己是一名作家、藝術家。

如果僅僅把這些現實化的「幻想」當作巧合,那麼這種巧合未免太多了。在世界上還未發明電報時,凡爾納已經「發明」了電報,還有「有聲傳真」——錄音電話甚至電視;在地球上第一架飛機被製造出來幾十年之前,凡爾納便已經在作品中描述了直昇飛機;甚至在人類還未發現冥王星時,凡爾納在《太陽系歷險記》中已經知道海王星之外還有一顆行星⋯⋯

人類的許多「幻想」並非是毫無根據、憑空而來的。大概凡爾納並不像真正的預言家那樣明確知道自己腦中出現的念頭、影像是人類還未認知的未來世界的景象,他只是把那些當作是創作小說的「靈感」,用它們作為他創作小說的素材。

凡爾納喜歡旅行。在他的作品大獲成功、他本人也成為一名富翁之後,他購買了一艘大遊艇,開始環遊歐洲。

1893年凡爾納在接受採訪時談到自己的小說與他旅行的關係,「每部小說都能從我的出遊中獲益。譬如在《綠光》中便可覓得我個人在蘇格蘭的艾奧納島和斯塔法島遊覽中的經歷和視角;還可以算上那次1861年的挪威之行⋯⋯至於《美麗的地下世界》則與我在英格蘭的旅行和對蘇格蘭湖泊的拜訪有著聯繫;《漂浮的城市》一書,取材於我在1867年搭乘大東方號對美國的訪問;《桑道夫伯爵》來源於自丹吉爾至馬爾他的遊艇航行。」

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六十多部篇幅不同的科幻小說,冠以總題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遊》。這個題目,不僅是凡爾納小說的總覽標題,同時也恰如其分地詮釋了凡爾納本人的一生。不僅是他自己,凡爾納還以他的小說,引領著讀者,與他一同「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漫遊」。@#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簡•愛》這部十九世紀由英國女作家創作的世界名著,不僅在歐美及世界範圍有著巨大影響,甚至成為一些英語國家的中學教材內容;即使在中國,《簡•愛》也是廣為人知。
  • 穿藍色夾克、棕色鞋子,名叫彼得的兔子,是世界文學尤其是世界兒童文學史上一只著名的兔子。他來自英國,由英國童書作家、插畫家碧雅翠絲.波特所創作。
  • 使在中國,《蝴蝶夢》(Rebecca)也是廣為人知的一部作品。原因與其被改編為電影不無關係。尤以重量級的導演希區柯克及天王天后級影星勞倫斯.奧利維爾、瓊.芳登的參與為影片增色不少。
  • 班內特先生和太太只有五個如花似玉的女兒,卻沒有兒子。按照法律,班內特先生過世後,他的財產、房屋將由遠親柯林斯先生來繼承。鑑於對未來生活的危機感,班內特太太整日想的都是如何讓女兒們嫁給一個有錢的男人。
  • 十九世紀法國大文豪、世界文壇巨匠、十九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領袖、浪漫主義作家代表人物等等,諸多頭銜指向一人,那就是維克多.雨果(法語:Victor, Marie Hugo)。
  • 1802年,法國出生了兩位史上留名的文學家。一位是大文豪維克多.雨果;另一位則是同樣聲名顯赫的大仲馬。
  • 史威登堡是17世紀十分受人尊敬的科學家, 因為奇特夢境和異象,他成為第一位以科學家身分記錄撰述所看見的神靈、天堂與地獄、預知的未來……
  • 傲慢與偏見
    《傲慢與偏見》故事中,伊麗莎白的偏見產生於她的視角和觀念。當她站在自己的生活圈子裡、用自己僅知的生活經驗和思考方式為標準去衡量達西時,達西怎麼看都是傲慢的、不招人喜歡甚至是令人氣憤的。
  • 老話講「妖不勝德」,在《西遊記》中,作者對一些小妖出場的描述也很真實生動且耐人思量。
  • 不一時,將出酒肴,無非魚肉之類。二人對酌。朱恩問道:「大哥有幾位令郎?」施復答道:「只有一個,剛才二歲,不知賢弟有幾個?」朱恩道:「止有一個女兒,也才二歲。」便教渾家抱出來,與施復觀看。朱恩又道:「大哥,我與你兄弟之間,再結個兒女親家何如?」施復道:「如此最好,但恐家寒攀陪不起。」朱恩道:「大哥何出此言!」兩下聯了姻事,愈加親熱。杯來盞去,直飲至更餘方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