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這樣收藏月光的

古樸 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700
【字號】    
   標籤: tags: ,

廣西桂林有個姓韓的儒生,此人不但飽讀詩書、滿腹經綸,還身懷道術。有一天,韓生與兩個朋友從桂林坐船渡過明江,然後一起住在桂林郊外的一座寺廟中。當晚,一輪明月高掛天空。

韓生離開房間提著個竹籃站在寺廟庭院中,他從懷中取出一把勺子向空中舀了一下,然後又把勺子倒向竹籃,好像往裡面倒東西。就這樣,韓生不斷地用勺子向天空舀去,然後又倒入竹籃中。

韓生的兩個朋友看他用勺子舀來倒去以為他發瘋了,於是問他說︰「你在耍什麼把戲呀?」韓生回答說︰「月光難得,我用勺子舀些收在竹籃中,等到沒有月亮的黑夜時再取出月光來照明。」

兩個朋友聽了他的話,都禁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天下哪有用勺子把月光舀來保存在竹籃子中的道理?隔天白天,兩人去看那個竹籃子,仍是沒裝東西的空籃子和破舊杓子而已,兩人譏笑韓生是在胡言亂語。

三人離開寺廟一同乘船前進,當航行到邵平就停下船,三人都登上一座江亭,派隨行的僕人上岸去買菜買酒,準備在亭中擺設酒席好痛飲一番,以解除旅途上的疲勞。

當天忽然颳起大風,到了晚上更是狂風呼嘯。有人想點蠟燭,但點著幾次都被狂風吹滅了,亭中一片漆黑。

面對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大家都一籌莫展,愁悶不已。一人忽憶前夕事,笑著對韓生說:「你所貯存的月光在哪,能否在此一用?」韓生撫掌笑道:「我差點忘了,幸虧你提醒。」

說完韓生就從船中取出竹籃和勺子,他用勺子向籃中舀了一下,然後向空中一揮,亭子裡發出白色亮光。韓生用勺子從竹籃中舀了許多勺,然後又向空中揮了幾十次,亭子附近呈現出月光如晝的景象。

於是,大家歡呼雀躍一起痛飲至四更天。韓生又用勺子將月光收起放進竹籃中,四面立刻又是一片漆黑。大家這才知道韓生並非普通人。@*#

資料來源:《鐵圍山叢談》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有一天,親友請他喝酒吃飯,他平常就能喝酒,這天喝得大醉。由於鍾傅堅持要回家,主人只好讓他走夜路回去.....
  • 忽然有一頭大象向他走來,他急忙向後躲避,但已經來不及了,大象很快就來到他的面前,接著大象用大鼻子將獵人捲起.....
  • 王審知目睹黃畸岸屢屢發生海難事故,內心十分焦急,他也很想整治黃畸岸,但又怕動用大量的人力、財力,給當地人民帶來沉重的負擔,因此治理黃琦岸的工程一直無法進行。
  • 中國老人講積德,現代科學無法探索德的真相,但智慧的先民留下的詞彙,為後人提供了一個認識問題的方向和角度。關於德的美好意義,很多民間故事也提供了清晰的線索。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 等大夥兒進入內室,只見壁間掛了一幅趙子昂所繪之馬,內有一匹,毛色與丟失的馬兒非常相似,馬尾巴處被香頭的火炷所燒。此時崔生方始悟到,那馬,原來是東鄰家的畫中之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覺呢。
  • 古籍曾記載一位高人。此人常常與虎為伴。我們常說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說虎是危險的動物,這位古人為甚麼會與虎為伴呢?他又是如何馴服猛虎的呢?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顆善心,在處理問題上動善念。
  • 明仇英《漢宮春曉圖》
    他進了屋內,看見男嬰,心裡一驚,「這孩子好面善啊!」他又想了想,「不就是剛剛的夢中人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