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小兒 巧斷疑案

作者:羅真
font print 人氣: 1083
【字號】    
   標籤: tags: ,

于仲文在少年時代,有一天,村上有任家和杜家都丟失了一頭牛。兩家都傾巢出動分頭尋找,找了好久也沒有找到。後來,別人總算幫助他們找到了一頭牛。

這兩家都搶著說,那頭牛是自己的!雙方爭執不下,把官司都打到州裡,州官也難以判斷。於是,這個案子就成了疑難大案掛了起來。

這時,益州長史(官職名)韓伯俊靈機一動,對州官說:「少年于仲文,聰穎過人,為何不召他來協助你們斷這個案子呢?」

州官不以為然地說:「嘴上無毛,辦事不牢。此案大人都不行,何況一個小兒?」韓伯俊說:「大人此言差矣。」說著,就向州官介紹了于仲文九歲時跟著父親,去晉見隋文帝的軼事:

隋文帝向于仲文問道:「聽說你喜歡讀書,書裡記載著哪些事啊?」剛滿九歲的于仲文,從容地回答道:「奉養父母,服務國家。書多語繁,但是千言萬語,最重要的無非是『忠孝』兩字而已。」

隋文帝驚異于仲文概括能力之強,連連讚歎道:「說得好!說得好!」

講完了上述故事,韓伯俊接下來問道:「大人,您看能否讓于仲文這小子,試一試處理此案?」州官便欣然應允,立即命左右持著大紅請帖前往于家。

于仲文到達州府,問明前後情況微笑道:「這個案子,很容易判定。」

于仲文叫來任、杜兩家主人,命令他們各將自己的牛群,全數趕到州府前的大操場上。然後,于仲文大喝一聲:「任、杜二家你們同時放牛!」

牛群統統放出之後,那頭被找回來的牛、也就是現在兩家都爭著要的牛,卻一直往任家牛群裡奔去。場上觀看的人群,立刻歡呼起來:「這頭牛是任家的,是任家的!」

于仲文冷眼見杜家不服便叫聲:「慢,把那頭牛單獨趕出來。」

那頭牛被牽出來了,于仲文又命差役,用鞭子狠命地抽打那頭牛……任家的人奔上前,拚命地抵擋,還將鞭子奪了下來;而杜家的人只是在旁邊喊道:「莫打了,莫打了 。」那喊聲有氣無力像在演戲。

于仲文看了,便厲聲盤問杜家人:「如果查出這頭牛不是你家的,而你們硬要冒領,除了十倍罰款,還要你家承擔法律責任!你敢承擔嗎?」杜家人知道瞞不過于仲文,只得承認自己犯了冒領之罪,諾諾連聲,告退而去。

于仲文巧斷牛案的名聲,從此傳了出去。于仲文後來,在隋朝做了大官。

(出自《隋書》)@*#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由於好奇心,小伙計拿了一粒米飯餵蜘蛛。蜘蛛很快就吃完了,又順著蛛絲往上爬回去.....
  • 清朝名書畫家鄭板橋從小窮苦,四十三歲時,考中了進士,擔任了山東範縣(現屬河南)知縣。鄭板橋自幼便對窮苦百姓充滿感情,做官後更是處處為窮苦人著想。
  • 前有個寡婦,她生了很多子女,他們家境貧寒,全都靠寡婦一人辛苦的維持家計.....
  • 郭擦把藥送給富人。富人吃下藥丸,即時痊癒,很是靈驗。富人很守信用,真的供給郭家三口終生衣食所需。人們不禁感嘆,郭擦一念孝悌感動天地,所以能遇到神仙,享受這些福分。一個乞丐尚且能孝敬雙親,關愛手足,尋常百姓同樣也能濟助他人,累積福德吧。
  • 折福,即折損福分或縮短原有的壽命。這裡分享的故事出自《湖海新聞夷堅續志》,有人刻薄對待結髮妻子,有人動心起念拋妻,折了福分,最後招致慘痛的教訓。
  • 俗語說,鐵樹如果開花,啞巴才能說話,意思說這都是不可能的事。但這個世界上確實有這樣的奇蹟發生,民間多有流傳。
  • 巧的是,公子摔下馬時,正好碰上老和尚靈魂。這番靈肉合一後,世家公子便慢慢地甦醒過來。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