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婦好:持黃鉞兮守四方
【大紀元2015年08月17日訊】調丹黃鑄獸面銅冑,覆壓你三千青絲祈一世長安。絲袍紡鳳紋描,皮甲護心,裁一襲戰衣保你歸期可期。鐘鼓齊發,十五字銘文攀上回音,篆刻著萬國來朝的隱語。干戚長執,數千雙鐵拳暴起青筋,召喚著遠古獰厲的狼煙。
玄鳥于飛,燕燕而鳴,殷國的王后鸞駕親征,將天神的旨意遠播他方。
多情的君王十八相送,賜予妻子最精良的戰車,最勇武的戰士,最鋒利的神兵。殷后手持重達十八斤的銅鉞,俯首下拜,述說著卜辭昭示的吉像,請夫君倚馬而待。殷王欲言又止,只要妻子能平安歸來,成敗都不重要。日影下金光一掠,天地間所有顏色皆黯淡下來,殷后躍上戰馬,銅鉞向前方定定揮下。伴著角聲嗚吟,車馬蕭蕭,殷后率領千軍昂揚出發。
大鉞上的雙虎噬人紋愈發鮮活,鏤刻的「婦好」銘文熠熠盈輝。她回眸,她淺笑,她的眼中有丈夫的不捨與牽掛,她是在金光下最耀眼的容顏。
遂古之初,風雲之始。漢家的文明尚在胚芽,三千年前的故事是甚麼模樣?後人只能從歌謠和神秘的古文字中窺得端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殷商以神蹟的面目昭示祥瑞,穿透飄渺的雲霧入世,代夏而興。幾經動盪與遷徙,終於在商王武丁這一朝安定下來,文治武功達到前所未有的輝煌,是為「武丁中興」。在武丁勵精圖治的五十九年裡,有一位美麗而高貴的女子,為他的王圖霸業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就是他的髮妻婦好。
有親曰「婦」,有女名「好」,婦好本無名,自她嫁給武丁後,殷人根據王后的地位和家鄉尊稱她婦好。商王諸婦的名字來源於她們所屬的方國部族或城邑,在地名上加個「女」旁。婦好大約是來自殷商的友邦子方國,能成為一國之后,她必是才貌雙全、德行出眾的貴族女兒。
此女天賦異稟,神力過人,自幼練武,可舞動十幾斤重的兵器,兼有遠見卓識,南征北戰,擊敗土方、下危、印方、夷方、龍方等二十多個方國,為殷商開疆拓土立下汗馬功勞。
當然,婦好的將才並非從入殷王宮便開始施展,至少在武丁心中,她是他一生蔭蔽愛護的妻,他要她在巍峨的王宮裡安享榮華,遠離人間苦難,陪伴他走過治世明君的一生。他卻沒料到,最終是婦好,替他守候了大半江山,死而後已。
某年夏,正值芳草離離、佳木蔥蘢的時節,一場戰火焚及黃河畔的殷都。北方戎狄犯境,調遣的衛兵久久不能平亂。議事的王殿中,武丁一籌莫展,問堂下誰可出戰。滿堂鬚眉,此刻皆衣冠垂垂,低眉看著裳擺下露出的翹尖鞋,搖首嘆氣。武丁慨然而悲,以殷商之廣,朝野上下果真沒有國士為他鎮守四方嗎?華麗的宮殿彷彿變成沉寂的灰白色,衣襟上的龍紋圖樣也顯得黯然蕭瑟。
一籌莫展之際,一抹修長的倩影,折射著萬縷日光步入宮殿。她頭戴華冠,綠雲輕挽,長及足踝的交領宮服繡著繁複華美的雲鳳紋飾,寬大的腰封勾勒出纖細曼妙的腰肢。是婦好,星眸如電,笑靨如醉,帶來神靈的祝福。她氣定神閒,不急不緩,所到之處、所經之人都似乎被她的仁德恩澤,煥發異樣的色彩。紅是心口英雄血,烈焰焚如歌。一戰功名敵萬骨,九死不悔為君恩。青是千里玉鬃馬,慷慨意蕭蕭。追風欲偃層林木,絕塵不顧誰識我?黃是塞上金銅戟,臨陣且爭鋒。十年霜刃一朝試,驚破強虜深閨夢。
武丁亦被她感染,正色而視。婦好行至君前,款款下拜,請纓出征。
「卿何出此言?難道我大商朝中無人,竟要孤的髮妻身犯險境嗎?」武丁執她之手,心疼她的臨危請命,即便戰至一兵一卒,即便是他自己身披百創,也不忍她被傷分毫。婦好從容進諫:商王是群龍之首,不可輕易出馬,群臣百官各司其職,也不宜臨時調遣,影響國中大局。她婦好雖是深宮婦人,卻也從小習武,練得過人膂力,她入宮以來深受君恩,自然要在關鍵時刻為君上效犬馬之勞。
武丁知殷后文武雙全,卻從沒見識過她的實戰能力,一時猶疑不決。婦好又言,不如請巫師占卜,開示神的旨意,一觀吉凶。
掌握卜筮的巫人設下祭壇,敬拜諸神,手舞足蹈,吟唱著史前通靈的謠歌。取蓍草觀數目形貌,燃荊木燒龜甲一樽,所有的結果都顯示著大吉之兆。婦好將兵,是領受神之使命,這一仗勢在必得。
王后親征,是前無古人的壯舉,舉國為之驕傲。殷商子民無不為婦好祈福,期盼她為大商再造一個神話。
彼蒼者天,風吹起黃沙漫道;簇箭矛戈,劃幾筆血花枯槁。婦好親駕戰車,左杖黃鉞,右秉白旄,指揮調度,引兵鏖戰。她壯懷激烈,危急時更身先士卒,作萬人敵。她的行止鼓舞著徵人戍士,控角弓,略城池,令敵兵節節潰敗。在敵我攻伐的萬人中央,有一位王后,身負征伐大任,似一隻行五德、道六義的鳳凰,在天地間以身衛道,更顯得榮光無限。
殷后帶著勝利的殊勝還朝,歸心似箭的她還未來得及精心梳洗,面頰上還殘留著風塵僕僕的痕跡。她知道,在京城的深宮裡,有個人在日日夜夜等著她歸來的消息。
熟悉的城門映於眼前,文武百官在城外列隊恭迎,當前的那一人服袞冕,策高足,風儀無雙,正是與她情深意篤的商王。迎著王熱切的目光,婦好快馬加鞭奔向他。王與后,這對璧人歡喜重逢,共慶這盛世王朝。
「婦好其比沚瞂伐印方,王自東亳(薄)伐捍,陷於婦好立(位)。」「登婦好三千,登旅萬,呼伐羌。」龜甲上的卜辭言簡意深,穿越三千年透露著婦好的英勇善戰。自初戰大捷,武丁便放心地將戰事交給她負責,多次派她出征方國。武丁本名子昭,既以「武」為名,自然也是久經沙場的名將。伐印方,武丁派妻子在敵軍西南方設埋之陣,自己親率各路侯伯從東面迎擊,將敵人趕至婦好的銅牆鐵壁中,一舉殲之。若說攻打印方的夫妻合戰是婦好最暢快心意的經歷,那麼伐羌的自衛戰則是生平最得意的傑作。武丁送她一萬三千的大軍,相當於守衛都城十分之一的軍隊,是甲骨記載出征人數最多的一次,他還把戰功赫赫的禽、羽等愛將交付婦好統領。羌族是西北內蒙古、河套一帶的敵軍,當時的商朝苦於邊境的騷亂,始終不能勝利,而婦好畢其功於一役,取得了敵國的歸順服從,西境從此安定。更有人認為,此戰的意義不亞於傳說中的黃帝與蚩尤之戰。
殷后的征伐之功,也換來殷王的真心愛重。每每出征,他必送她遠行,歸來時,他亦出城遠迎。曾有一次,婦好策馬星馳而還,其耀眼容姿不可逼視。久別重逢的王忽然想用一個特別的方式表達對妻子的寵愛。
待婦好近身,他神秘一笑,掉轉馬頭,向城郊的野林飛奔。婦好餘勇尚在,跨馬加鞭追去。凱旋的軍隊、迎候的群臣瞬間被這對英雄夫妻甩在後面。深林掩映,幽徑蜿蜒,擋不住踏燕一般的馬蹄奔騰,長鬃飛揚。多日不見,王的騎術更加進益,后的技藝也旗鼓相當。他們暫時拋開了王國和王后的身份,在大自然中自由地追逐馳騁。待馬兒跑累了,他們便並轡而行,享受這難得的靜好時光。在王與后的二人天地裡,沒有君臣,不分朝野,只有心心相印的繾綣,共訴別情的衷腸。武丁不矜於一國之君的身份,坦率表露對妻子的情意,自然可貴;婦好也不似照本宣科的迂腐女子,她對他的愛平等而自尊。此刻她與武丁是人世間最平凡的夫妻,她坦然接受這份浪漫和殊遇。
鐘鼓喤喤,萬舞翼翼。築昊天之祭壇,燃赤焰之真火,有美一人,衣綵衣而執雙羽,列於眾巫之首。聞《桑林》而起舞,奏《大護》而長歌。這位美人年輕秀麗,氣度華貴,誰能想到手持法器為國祈福的女子竟是征戰四方的殷后婦好?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在殷商先民的信仰裡,殷王受命於天,在昊天大帝的庇佑下統領國家,無論大小事務都須在神的授意和保護下進行,才可保國祚昌盛。因而殷人篤信鬼神,尊尚天命,崇巫覡而好淫祀。而欲窺天心所向、大勢所趨,卜筮又更是必不可少的環節。殷人往往先行祭禮,以最崇高的敬意愉悅各路神靈和先祖,再行卜問之術,從各種兆示溝通他們,求得未來的吉凶。敬祖、出征、祈雨、遷宅,大事小情皆可求神問祖。
在宮廷中負責祭祀占卜的神職人員,都是出身高貴、德行出眾、敏慧通幽之人,在武丁時代,王后便是最佳人選。武丁中興的百年基業,總有一個女子夙興夜寐,為了江山穩固孜孜求索,未有一刻偷閒。她為了家國,幾乎竭盡所有。
商王武丁一生約有六十位夫人,婦好是他的髮妻,也是第一任王后。在眾多的妻室中,婦好享有的寵愛和殊榮已是無人能及,而這位將殷商推向歷史頂峰的武丁,似乎不滿足於對婦好的這般已盡極致的關懷,他欲再進一步,讓他的王后也成為古往今來史家眼中最高貴最幸福的人妻。他沒有把她視作男子的財產,更沒有把她的付出當作理所當然,而是待她如平等獨立的伴侶,根據她的貢獻論功行賞,為她列土分封。
婦好在封地,儼然是位無冕的女王,她主宰一切實物,擁有田地、奴隸和軍隊。為了管理好封地,她經常離開王宮,依照國王與侯伯的禮儀處理當地政務,體察民情,定期向武丁繳納貢品,絕不因私廢公。在婦好的治理下,這片封地經濟富足,民風淳良,成為商朝最富庶的封地之一。她還有能力為自己鑄造大規模的青銅製品,後世出土的司母辛鼎就是最著名的一尊銅器。
乞人愛人,衣食溫飽;平民愛人,豪宅良田;貴族愛人,侍兒錦衣、伐冰誥命以極致。對於一國之君武丁來說,擁有了天下的土地,臣民的榮耀都由他恩賜,他給予婦好的,有后位的至尊,祭祀、領兵、分封的特權,這份傾國傾城的給予,已讓婦好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貴婦。而婦好德配於天,母儀天下,這份亙古未有的殊榮她當之無愧。
然而更為可貴的,還是武丁對妻子無私細微的真愛。
每當婦好前往封地,與丈夫小別,武丁要占卜妻子何日回宮是大吉;婦好舊疾復發,他延請巫人預測傷病何時痊癒;婦好有孕、臨產,他要祈求神靈,保護妻子順利生產。在現存的卜辭中,隨處可見殷王宮有關為婦好占卜的言辭,這些複雜曲折的字符,無不透露著武丁發乎本心的關懷。
凰鳥偏從天上來,婦好是神賜予殷商的福星,當她功德圓滿時,便是翩然歸去之時。也合當情深不壽,慧極必傷,婦好,創造了後宮歷史中一個又一個傳奇後,終究免不了走向生命的終點。在她三十餘歲的大好年華,這位英武而通神的王后駕鶴西去,也帶走了武丁所有的摯愛。
婦好去世後,武丁為她舉行盛大的葬禮,諡號為「辛」,陪葬了豐厚的祭品。他把她的墓室設在自己處理軍政大事的宮室旁,這樣他便與她朝夕相伴,再不分離。新一任的王后即位,因對結髮妻子的念念不忘,他總是冷落新后,讓她在數年後鬱鬱而終。為了讓婦好在幽冥地界也受到殷商先祖的保護,他先後三次為她主持冥婚,將她許配給過世的賢君明主。她在世時,他傾盡天下來呵護她;她走了,他就用餘生來緬懷,矢志不渝。
他們的琴瑟和諧,羨煞後人。
責任編輯:李婧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