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他人的人際關係間加幾滴潤滑油
唸大學的時候,在一門「語意學和邏輯學」的課堂上,我很「勇敢」的站起來表述我的看法,反對教授的說法,於是雙方展開了一場辯駁,不久同學們也紛紛加入了戰圈,半小時之後,教授說他說得不對,這一章重頭再來。
及至就業,擔任省政記者歷經各種社會人生事件之後,想到這堂課,驚覺當時真是好險,在一班同學面前掃了教授的顏面,竟然安然過關,如果是在現下的社會中,如此的得罪人,早就被人從背後連射三支暗箭,連自己是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因為現實的社會是遠比課堂還要尖銳利害上千萬倍,也因此我們要更加的小心經營人和人之間的關係。
人和人交往之間動作最小但是影響最大的往往是一個人兩片嘴唇裡所吐出來的幾句話。
在所謂的風言風語中,如何反應,經常就是在製造一個朋友或是一個敵人。
所以在聽到一些風吹草動時,要先三思再定決怎樣反應,因為有些人,我們不需要得罪,有些人,我們得罪不起。
就像,有天有人告訴我說,阿T說你如何如何(背後話)。
我知道了以後,不動聲色,不但沒有任何的反擊的話出自口中,反而我做的是,每次看到阿T就很熱絡向他打招呼,後來還會擁擁他的肩膀。
之後再也沒聽過阿T對我說長道短了,不但如此,阿T還成了我的「麻吉」(好朋友)。
這不是由於我心胸廣闊,哈,最主要的是因為這阿T真的是得罪不得,不然沒完沒了。
我這人不是多麼聰明,能夠這樣的應對得宜,只不過是對人性有幾分的熟嫻。
下面的例子很多人都遇到過,因為是一種不自覺的情況下的誤差。
有個朋友最近心情很是不好,他說,不知道為什麼在公司裡有些人看見他都不打招呼,更有些女同事老是板著個撲克臉對著他。
我說,你最近一定很少照鏡子。他說,不懂你的意思。我說,這是人際關係上的「鏡子現象」,你不「先」主動熱絡的打招呼,久了,別人就不會向你打招呼,還有你要是經常板著一張沒有笑容的臭臉,久了,別人就回給你撲克臉看。
他恍然大悟,一個月後,他告訴我,一切都變得春光明媚了。看著他燦爛的笑容和讓人感受得到的熱情,使得我也跟著春光明媚起來了。
他聽懂了我的話,也聽「進」了我的話。
粗糙的人際關係會帶來粗糙的生活品質,低落的情緒,四周圍堵的敵意,會讓沒事變有事,沒有不愉快也會發生衝突,甚至栽了清香的蘭花卻生出多刺扎人的荊棘。
這不是說要有順暢流利的人際關係,必須圓滑甚至狡猾,而是我們必須懂得如何「潤滑」卡卡不順的人際關係,減少不必要的橫生枝節以及不知從何而來的敵人。
而這種人我間的潤滑油,往往不是從外而來,可求諸於人,常常要做的功夫是拿把鏡子照照自己,拿把剪刀修整自己,甚或是拿片砂紙磨磨自己,除去讓自己和別人不快的角質。
也就是,只要肯用點小小心來省思自己,我們和他人的關係就會不再卡卡的流利順暢了。
風言風語無事起
兩片嘴唇樹萬敵
磨平角質去荊棘
流連人間常得意@
責任編輯:方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