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500彩票 - App Store
2015年舊金山大紀元父母親節徵文作品 青年組二等獎

永遠的孩子

作者:Rebecca Lai
font print 人氣: 74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5年05月10日訊】一直以為爸媽已經習慣我在國外流浪的日子、出差不完的行程,最後還嫁到了美國。故鄉一直都是最懷念的地方。每每回去一趟,爸媽總是在好幾個禮拜前就問說回家想吃什麼?我索幸把想吃的東西列張清單,讓爸媽歡歡喜喜的去準備。

小時候,就算學校在隔壁爸爸也堅持要送我去。每次上學途中都講故事給我聽。講到一半學校到了,還是繼續口沫橫飛的說,我就站在路口聽爸爸講完一個段落後再飛奔到教室上課。對他而言,這是難得的父女獨處時光。放學後趕去補習班上課直到晚上爸爸再過來載我,繼續把未講完的故事交代完畢。有段時間爸爸很喜歡講他小時候發生的趣事。以前生活在鄉下物質貧乏,小孩子們總喜歡偷採鄰居的水果吃。爸爸瞇瞇的眼睛笑著說這些故事彷彿回到了他最懷念的童年。

一直到上大學了,爸爸還是堅持載我上下學。說的話題開始變成嘮叨和叮嚀,像每個父母一樣的擔心小孩的前途和未來。爸爸還偶爾會跟鄰居抱怨說女兒長那麼大了還要他載真是辛苦之類的。好幾次我拒絕他的接送,媽媽都偷偷跟我說爸爸有多失落,我的獨立讓他覺得自己不被需要了。之後,不管他如何抱怨,我都還是堅持要讓他載。爸爸總是不善言語的說出自己的感受,但他會努力想辦法讓我知道。或許他心中也默默的希望我永遠是他的小女孩,不要長大。

現在嫁到美國了,爸爸跟朋友說他花了好久好久的時間去適應家裡的女兒不再出差完後就直奔家裡了。他還有好多說不完的瑣事要跟我分享,但是機車的後座卻是空空的。偶爾的視訊和通信都希望讓他們可以安心一點,流浪了那麼久我一直以為他們已經習慣了,卻不知道對父母而言哪裡有習慣的一天。

責任編輯:任一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很小的時候,就是母親帶著我,因為父親工作很忙,每天很晚才回家,也顧不上管我。那時母親身體不好,走點路就累,而且還有風濕性關節炎,冬天不能碰涼水,所以帶著我很不容易。而且,母親脾氣也不好,有時候因為父親回來很晚,也不管我,和父親吵架,所以很少看到母親的笑容,那時的生活好像一點生氣都沒有。
  • 记忆里,母亲最闪亮的眼神,是她在讲述少女时被聘为村学先生的往事,所流露出的那种无比的美好和钟情的回望。
  • 我的母親出生於一個貧寒的家庭,她和她的兄弟姐妹們經歷了無數他們那個年代裡的苦難與辛酸。小的時候因為生活環境不好,小學還未畢業就被迫棄學從工了。雖然母親的學歷不是很高,但是母親在人情世故、待人處事方面卻非同尋常。母親良好的身教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而對我的成長有了正面良好的影響。如今回憶起點滴母親的生活經歷,對母親更是敬重有加。
  • 歲的我,弟弟不小心把玻璃杯摔破了,媽媽惡狠狠地兇著弟弟,奶奶出來打圓場也被罵回去。家裏氣氛有點殭。六歲的我,晴朗舒適的午後,媽媽已經搬出去了。爸爸帶著哥哥、弟弟和我到媽在外頭租的房門外,我們跪著、哭著求媽媽開門。整整一個下午我媽狠了心沒有開門。
  • 母親早年畢業於湖南大學化學系。在上個世紀的50年代,能上大學的女生鳳毛麟角。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她天資並不聰穎,記性不好,能上大學只能靠後天的努力。我的外祖父是小學教員,解放前有幾畝薄地,農忙時會僱傭一、兩個幫工,所以解放後被劃為「小土地出租。」地被收走了,家境也日趨貧寒。
  • 今年清明節,我們無法回去掃墓,但我忽然明白,清明的意義從來不只是一束花、一炷香。真正的祭奠,不只是銘記逝去的親人,而是在心中點燃一盞不滅的燈;是不讓那些遭迫害的生命被遺忘,讓他們的信仰得以延續;是讓活著的人依然懷揣希望,更是堅守他們未能走完的路,讓正義與真相薪火相傳。
  • 清明,把死去的和活著的人連在一起,陰鬱而沉重,它讓人的感情變得脆弱。對故者的緬懷,對生命的思索,在生與死的對話中禪透生之意義。心靈由陰鬱而透明,進而變得輕鬆、愉悅。
  • 東方文化陀山鸚鵡的名言,應沿襲原話為好:嘗僑居是山,不忍見耳!鸚鵡的境界亦於此,陀山曾經擁有,今生彌足珍惜!故鄉常州為筆者曾居地,我將其揣入懷中,時時因故人的遭遇和幸福唏噓雀躍。
  • 時下正當春天,雖然我生活的這片土地上花兒尚未綻放,樹木也是萌芽狀態,但鳥兒婉轉的鳴叫,已唱出春天的喜悅。融入春天,自然,心中也有了春天的風景。
  • 余先生的一句話讓筆者心有震悸,事關余先生老家安徽曾派一代表團赴普林斯頓,想說服先生回國看看,因他公開表示八九事件不平反就不回國。故鄉來人勸道,回一趟便能解除鄉愁。先生急了,懟出一句——我沒有鄉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