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人生 鄒族公主當上護理長

徐乃義桃園
font print 人氣: 44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5年05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鄒族公主武冬玲國中畢業考上台中護校,原本盤算著學期結束就要休學重考,沒想到家中一場大火,所有財產都付之一炬!為減輕家裡的經濟壓力,只好硬著頭皮繼續完成4年的「台灣省地方醫護人員公費養成計畫護理助產合訓科」,12日獲頒30年資深護理人員獎。有人對她說,鄒族公主能在桃園這個都會區當上護理長很不容易!她總是笑笑的回答:「只要努力,都是有可能的」。回顧一路走來,武冬玲投入護理領域的因緣,竟源自一場意外的火災。

12日是護理師節,正統鄒族原住民,曾在阿里山及復興原鄉服務,現為桃園區衛生所護理長武冬玲,19歲剛畢業的她,被分發回自己的家鄉-嘉義縣吳鳳鄉(現阿里山鄉豐山村)服務,當時民國74年她的月薪1萬6,108元,卻要一個人24小時在衛生室待命。

因是公費身分,同時具備「助產士」資格,「19歲的助產士」回鄉服務的第一件工作就是當「產婆」接生,她在阿里山鄉服務5年,引以為傲的是接生的產婦沒有一個有任何產傷!武冬玲說,其實現在想起當時初生之犢的勇氣也感驚訝!換成現在還不一定有這份傻勁與勇氣。

回憶30年公衛護理的點滴,武冬玲笑著說,公共衛生其實很有趣,有很多難忘的工作經驗:在復興鄉為了讓一位婦女願意做子宮頸癌抹片檢查,去家中拜訪,耗了3、4個鐘頭好說歹說,最後竟然是用一隻「口紅」成交,叫她現在想起也啼笑皆非。

從原鄉走到都會,武冬玲說,在公共衛生護理的路上,一直都有新學習與新成長,在原鄉,需要護理人員主動提供很多健康服務;在都會,因為民眾掌握較充足的資訊,所以公衛護士更需要展現自己專業的能力,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她也勉勵剛踏入護理工作的白衣天使們,堅持對工作的熱情,就能一直走下去。

責任編輯:呂美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記者張純之編譯報導)不像緊急情況,等待孩子出生的父母有整整9個月時間做決定,他們的寶貝將在哪家醫院出生?不過,怎樣選擇一家合適的醫院?據KPCC報導,跳蛙組織(Leapfrog Group)發言人莫布雷(Erica Mobley)說,父母應緊盯醫院婦產科護理的3個指標。
  • 悉尼交響樂團的副首席小提琴手威廉斯(Kirsten Williams),自2011年起一直在悉尼韋斯米德(Westmead)兒童醫院的格雷斯(Grace)新生兒護理中心為病患兒演奏,目前看來效果非常好。
  • 2015年5月6日是全美護士日。隨著社會總的經濟變化,與其他大多數行業一樣,護理行業也正經歷著顯著的轉型。日前,著名的社交網站「錢包樞紐」(WalletHub),就護理行業對全美50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進行了綜合分析。通過調查各地護理行業的就業機會和工作環境,以及對於護理人員專業發展的優劣,給出了排名。
  • 衛生福利部苗栗醫院迎接溫馨母親節,5月8日上午在護理之家舉辦系列活動,以精彩的節目表演,表達感恩和祝福;該醫院為宏揚孝道,活動中特別表揚探訪次數最高者-周劉玉添女士的家屬,會場溫馨洋溢。
  • 的年紀越大,需要長期護理的機率就越高。你和你的親人應該及早作準備,以便當突發事件需要長期護理時,不至於措手不及。
  • 邀請了移民美國紐約的黃家保分享他的移民故事,其實他在香港時,是一名馬拉松教練。他原本從事多媒體設計工作,後來轉為全職運動教練,受他幫助的學生超過2,000人,IG專頁粉絲人數超過5萬。
  • 歷經六年,美國紐約州教育專家鮑承模完成了回憶錄《共產哀歌--紅旗下的歲月》,寫下在中國大陸32年的苦難經歷。圖為鮑承模攝於1973年在永安中學。(博大出版社提供)
    歷經六年,美國紐約州教育專家鮑承模完成了回憶錄《共產哀歌——紅旗下的歲月》,寫下在中國大陸32年的苦難經歷。「『專制社會把人變成鬼,自由社會把鬼變成人。』我的經歷正是這句話的最好寫照。」鮑承模說,「希望中國人不再受我受過的苦。」
  • 筆者曾於國家圖書館查找抗日戰史資料,發現一本全新改版的《中國陸軍作戰各大戰役實錄》珍貴史料,然而此書在各大書局中卻未發現販售,因此只得聯絡作者,想購買此書。2009年,筆者與友人一同拜訪作者楊濬彥先生,因此發掘了這位已高齡九十九,一生反共的國民黨抗戰老兵的精采故事 ,他的一生彷彿是中國近代史的縮影......
  • 董羅彬,原中共駐新西蘭奧克蘭中領館的一名後勤員工,在抵達奧克蘭兩個月後神奇逃脫。在中領館嚴密設防的情況下,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