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布碌崙水邊工業城 離華人有多遠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5年04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杜國輝紐約報導) 日前,布碌崙日落公園海濱「工業城」(Industry City)業主宣佈注資10億元,將位於布碌崙2大道沿線從31街至40街的約6百萬平方呎破敗的工廠及倉庫區,改造成科研開發中心及開發型製造業的工業園區。園區內設酒店和零售店。

「工業城」曾是紐約市重要的製造業及倉庫所在地,但近年日益破敗,不少廠房、倉庫空置。此次工業城開發案的三大投資者「Jamestown Properties」、「Belvedere Capital」及「Angelo, Gordon & Co.」提出的調查報告顯示,該區域目前的建築空置高達70%,或僅用於家庭倉儲。該開發案須申請土地使用變更(rezoning)。整個開發案預計12年完成,有望為當地創造共1萬9千1百個工作崗位。
 

地價上漲或帶來新的競爭

在緊鄰工業城的2、3大道之間的地區,散佈著不少華人的小企業。五金店、傢俱店、修車行隨處可見。2大道旁一間修車行的林老闆對記者說,聽說該開發案已經幾年了,「開發案對工業城的原租戶影響很大,其中有些是華人的衣廠,他們不得不搬出來,而且可以想見,一旦整修完成,再搬回去的成本就高很多了。」

「工業城」的建立對於鄰近地區的華人想必會有一些影響。「開發後,周邊地區的地價肯定會漲,接下來就是競爭吧,小些的、或者和社區關係不大的店舖,可能堅持不住,就得搬走。強壯些的就存活下來」,林老闆推測說。

社區憂難從開發案中受益

儘管該計畫已獲當地各級議員的支持,多個日落公園草根組織及工會代表卻感到擔憂,認為開發案會讓日落公園「貴族化」,成為下一個「蘇荷(SoHo)或威廉斯堡」。

日落公園社區組織「UPROSE」的行政總監Elizabeth Yeampierre表示,該組織在日落公園社區調查數月,認為社區對該開發案最大的憂慮是「工作崗位」。原本在製造業工作的大批藍領工人或因開發案致工廠消失而失去目前較高收入的工作。周邊小商家也會因大型零售商進駐而倒閉。開發商反覆強調說,開發案將創造約2萬新工作,但社區擔心只有零售店和酒店服務業等低收入工作。

負責工業城管理機構公關的馬力諾公司(The Marino Organization)稱,根據工業城發佈的數據,酒店的建築面積只佔該項目總面積的5%。「創新製造業」(Innovative Manufacturing)將提供大多數新的就業機會。

在日落公園長大的紐約市立大學教授譚婉雯(Tarry Hum)表示,根據普拉特中心(Pratt Center)2013年的研究,在布碌崙海軍碼頭(Brooklyn Navy Yard)的開發案中,(開發區)新租戶的60%是僱員不超過5人的小企業,這類「創新型」企業將佔據大部份開發區的場地,卻無法為日落公園以移民家庭為主、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居民創造大量的就業就會。「日落公園是紐約市工業企業目前僅有的水邊地區之一,社區人士擔心:新引進的零售業和『創新型』企業的將更多為精英和富裕人士提供產品和服務,這種『創新經濟』將培養出某些消費、生活方式,引起日落公園地區的地價上漲。」

對譚教授的擔心,工業城發言人表示,樂見社區對創造就業機會等問題發聲。「在經過數十年的蕭條後,工業城再次為經濟增長及機會提供可能,我們很高興關於創造就業的討論能夠繼續,並希望能促進這個討論,以達成為社區創造就業的共同願景。」

開發案離華人有多遠?

工業城執行長金寶(Andrew Kimball)介紹,該改造計畫去年就已開始,初期投資一億美元,改造、出租了85萬平方呎,新增就業機會1,500個。 據替工業城租戶招聘的日落公園社區組織「Center for Family Life」服務項目主任Julia Jean-Francois女士介紹,她們向工業城的租戶推薦了數十個候選人,其中不少是華人,有不少已經被聘用,但Julia Jean-Francois女士沒有給出聘用者的具體數字。她表示,該組織只服務日落公園地區,推薦時會考慮被推薦者的能力和經歷是否與工作相關。

不過,修車行的林老闆似乎對開發案的結果並不擔心,「10年以後誰能知道會怎樣?」

責任編輯:鐘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