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觀看神韻演出的Bettina Jansen女士,是科隆大學生服務部負責人,她把神韻演出傳遞的美好價值實踐在生活中,並表示收穫了令人驚喜的回報。(Peter Sanftmann/大紀元)

「觀看神韻已成家庭傳統」

2015年03月16日 | 13:33 PM

【大紀元2015年03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Peter Sanftmann德國法蘭克福報導)3月15日下午,美國神韻國際藝術團結束了在德國法蘭克福的第三場演出,很多觀眾戀戀不捨,表示明年還會再來看神韻,而有些多次看過神韻演出的觀眾,表示看神韻已經成為一項家庭傳統,Bettina Jansen女士就是其中一位。

Jansen女士是科隆大學生服務部負責人,她多次看過神韻演出,幾乎年年都來,她說:「神韻演出我一定每年都來看,這已經成了我們的家庭傳統。每到聖誕節的時候,神韻的演出票是我們贈送彼此的最好禮物,在這個基督教的重要節日,我們就開始期待3月份的神韻演出了,這是多麼好的象徵啊。」

Jansen女士表示:「(神韻)每年的演出,都是如此令人傾倒、精彩紛呈。如此的優美,簡直令人陶醉。每年一台全新的節目,男子舞蹈也是每年創新,這些節目一再的感動著我。還有服飾和色彩也非常的美。」

除此之外,Jansen女士還表示,能夠感受到神韻演出的更深層內涵,因為Jansen女士有一段非常特別的經歷。「我是基督徒,絕對相信天國之門。我還有一個神奇的故事,我母親3年前去世,我看到母親躺在那裏,就有種感覺,覺得母親起來了,升到了天上,我似乎看到了。從此以後,我有了不一樣的看法,再看(神韻)演出的時候也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Jansen女士說:「看過那麼多次神韻之後,我有種感覺,是不是神把我母親接走了。我所看到的,是不是就是神把我母親接到了天上,我那一刻真是這樣的感受。在看神韻演出的時候,我也看到神是如何下世的,又是如何回到天上的,這些在舞臺上都非常好的展示了出來。」

Jansen女士非常珍視神韻演出傳遞的內在價值,她在節目中看到,人們在面對惡的時候依然堅持「真、善、忍」,她表示非常感動並且認為:「如果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能做到這些,那就一定會有好的收穫。如果整個世界都能認同和做到神韻傳遞的價值,那就太好了,那就沒有了戰爭,沒有了嫉妒,沒有了仇恨,所有人都能非常和睦的生活在一起,這是多麼美好啊。如果人人都能在生活中做到『真、善、忍』,那就是惡的終結。如果人們不再一味追逐權力和金錢,而是相互給予和收穫,那才是最美好的狀態。」

這些美好的價值,在人們看神韻演出的時候能夠非常直接的感受到,而且也能夠馬上收到好的影響。Jansen女士說:「你看,在看神韻演出的時候,人們聽不到抱怨了,而是都在更多的思考,就連孩子們也是這樣。如果更多的人能夠接受神韻的價值,那就太美好了。」這種價值不僅是精神層面的東西,還是實實在在的力量,Jansen女士有非常強烈的感受,「我們坐在很前面的位置,都能感受到演出有一種非常強的力量,能夠明顯感覺到演出帶來的這種能量。」

Jansen女士的這些想法,並不是只是說說而已,在生活中她也的確是這麼做的。她講述道:「自從我看了神韻演出,我就試著把所學到的用在日常工作中,這樣去對待我的同事們。讓人非常驚訝的是,這竟然產生了那麼好的共鳴。大家的工作也更加有成效了,比用其他的方法都更加的富有成效。如果你是心地善良的和寬容的,在日常生活中也真能做到這些,那麼你將會驚訝於你所收穫到的鼓勵。另外,我們這裡有很多國家的人,大家有著不同的信仰,人們都希望有尊嚴的生活和被別人尊敬,如果我們真是這樣去對待別人的,那大家都會有徹底的改變。」

Jansen女士還提到,觀看神韻演出的那種美好感受,簡直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她說:「那種輕鬆、謙卑、安寧和喜樂,無法用語言表達,這是心底深處的感動。」

責任編輯: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