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不與團隊溝通 成本控制無從談起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5年02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多倫多編譯報導)Voices.com網站創辦人兼執行長David Ciccarelli在企業家網站上最新撰文說,舊年過去,新年已到,作為企業家,應根據上年財務數據,制定新年財務預算。或根據損益表中的投入和成本因素,制定財務模式。

Ciccarelli建議說,無論制定甚麼年度預算,企業家最好能列出支出清單,與團隊共同討論。討論時,無論是用百分比還是實際金額來說明,效果都是一樣的,團隊都會對企業支出結構有更好的瞭解,從而提高各部門財務知識。

通常,企業經營成本包括:會計和法律費用、廣告和促銷成本、壞債備抵、銀行帳戶手續費、信用卡手續費、醫療保險費、債務利息成本、辦公費用、物業稅、房租成本、工資成本、軟件許可證費用、電信成本。

作為企業家,都知道每項成本意味著甚麼,也深知成本最小化的重要性。但最關鍵的是,作為老闆,是否將成本最小化這一信息與團隊溝通?Ciccarelli舉例說,自己的公司最新召開了一個團隊小組會議,發現銷售團隊與經營團隊之間可能存在脫節現象,在隨後的月度各部門會議上,他利用這一機會,對各部門員工進行了一次成本意識和控制教育。

他的做法是:打印所有支出項(工資除外),按從高到低順序列出每月實際支出金額,成本從3.3萬到500不等。為了讓陳述更有趣,甚至列出了室內裝修等虛擬支出,即根本不存在的支出。然後讓各部門逐項對比支出金額,共同討論每項成本為何有那麼多?如何控制成本等。

通過這種小組討論方式,Ciccarelli做到一箭多雕。首先,有機會向各部門顯示公司的確有支出,並為員工逐條進行簡短解釋,一下子提高了公司員工整體財務知識。其次,制定了日後經營出現變化時的討論構架和機制。

第三,各部門對公司業務複雜程度有了更好理解,許多人第一次瞭解到信用卡收費費占銷售成本3%,對於主要以網絡銷售為主的公司,這一數字加起來就不是個小數字。最後,通過向員工解釋支出彼此之間如何關聯,提高了員工的成本和財務意。◇

責任編輯:文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