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5年12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南投埔里鎮郊區的長青村是921災後重建,政府為了安置災後無家可歸的失依老人,與社會團體共同成立一個和一般安養院不同的非依賴型老人福利社區,多年來藉由年長者種植蔬果、販賣二手物及依賴外界善款自給自足。一群中正大學勞工系學生為了幫助長青村永續經營及增加穩定財源,利用所學幫忙重新規劃社區營運模式和參觀行程,甚至把參加創業提案競賽贏得的獎金用來回饋村裡,並期望未來能複製經驗,發展第二個長青村不老傳奇。
去年9月,中正大學勞工系五位學生段逸欣、何明鴻、林巖菖、邱騰穎、魏豫綾因緣際會走入長青村,發現村裡許多空間因人力不足而閒置變成儲藏室,便著手整合村內現有資源。
此外,考量老人下山到二手市集義賣外界捐贈物資,來回奔波勞累,學生團隊動手改造存放舊物的空間成為「尋寶屋」,讓遊客到此一遊時,能從中自己挑選適合的二手物品,自行決定價格後再投入「喜樂箱」。段逸欣說,學生團隊將每個空間的故事規劃成半日遊行程,並安排遊客與居民一起享用長輩們親手烹煮的午餐,不僅讓遊客認識且融入長青村的日常生活,也為村裡帶來永續財源。
而中正團隊同時把社區國際化,設計雙語標誌、導覽圖及翻譯社區介紹影片等,更擔任導覽員主動接待30多位來自中國、德國、甘比亞的國際學生實際體驗套裝行程。之後還與中正大學老師合作帶校內學生上山參訪,使長青村成為中正勞工系的學習合作社區。
「社區長輩都很熱情迎接每位客人,也把我們當做他們的一份子!」段逸欣說,台灣長期照護系統已隨著人口高齡化慢慢出現警訊,而長青村合作共享的生活模式則能幫助解決老人安養問題,值得讓更多人知道。因此他們提出企劃案,獲得多個社會創業競賽入圍與得名,未來也將持續參加其他競賽,把獎金全數回饋社區,甚至吸取和複製經驗,創造第二個長青村。
責任編輯:王愉悅